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02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2-11 17:35: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的是( )

  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体验说

  2.在西方,首先提出“寓教于乐”观点的是( )

  A.贺拉斯 B.薄伽丘

  C.狄德罗 D.布瓦洛

  3.“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主要是讲( )

  A.文学发展变化的道德原因

  B.文学发展变化的宗教原因

  C.文学发展变化的哲学原因

  D.文学发展变化的时代原因

  4.曹禺认为文学中的语言具有“魅惑力量”,这主要是指( )

  A.语言具有宗教力量 B.语言带有巫术意味

  C.语言是一个奇妙世界 D.语言是不可知的

  5.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把文章风格分为四组八体,这八体是( )

  A.简约、繁丰;刚健、柔婉;平淡、绚烂、谨严、疏放

  B.简洁、丰瞻;平淡、绚烂;刚健、柔婉;雄浑、隽永

  C.典雅、新奇;远奥、显附;精约、繁缛;壮丽、轻靡

  D.典雅、通俗;平淡、绚烂;精约、繁丰;壮丽、灿烂

  6.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 )

  A.情景并茂式 B.情中见景式

  C.景中见情式 D.直接抒情式

  7.“意境”概念首次见于( )

  A.《庄子》 B.王昌龄《诗格》

  C.刘勰《文心雕龙》 D.皎然《诗式》

  8.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所采用的主要“叙述视角”是( )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来源:91exam .org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

  9.对故事时间线索中的整段时间不加叙述的“时距”,一般称为( )

  A.省略 B.停顿

  C.减缓 D.场景

  10.艺术与情感密切相关,艺术是情感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一般称为( )

  A.再现论 B.表现论

  C.反映论 D.移情论 11.“任何形式的虚情假意和虚伪矫饰,都是艺术创作和情感抒发的天敌。”意思是说( )

  A.抒发情感要遵循感染性原则 B.抒发情感要遵循诚挚性原则

  C.抒发情感要遵循独创性原则 D.抒发情感要遵循典型性原则

  12.从读者鉴赏的角度看,风格是( )

  A.读者想象出的一个格调 B.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C.读者赋予的一个格调 D.读者创造出的一个格调

  13.伏尔泰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这种区分强调的是( )

  A.时代风格 B.民族风格

  C.地域风格 D.流派风格

  14.创作心理要素包括( )

  A.艺术概括、艺术变形、艺术想象、艺术灵感

  B.艺术直觉、艺术灵感、艺术情感、艺术想象

  C.艺术情感、艺术综合、艺术想象、艺术概括

  D.艺术想象、艺术直觉、艺术概括、艺术变形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 )

  A.人的主观情感意念

  B.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事物

  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D.个体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

  16.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同化与顺应之间构成( )

  A.相互排斥的关系 B.相互对应的关系

  C.相互建构的关系 D.相互背离的关系

  17.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的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通常被称为( )

  A.体验 B.共鸣

  C.玩味 D.升华

  18.文学的书写印刷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于( )

  A.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 B.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

  C.具有视听复合性与直观性 D.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播

  19.在文学起源的问题上,劳动说的倡导者是( )

  A.高尔基 B.别林斯基

  C.马克思 D.普列汉诺夫

  20.通常人们把文学体裁分为( )

  A.诗歌、小说、剧本、电影

  B.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剧本

  C.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D.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与历史文化相比较,文学重视的因素有( )

  A.虚构 B.事实

  C.理智 D.情感

  E.诗意

  22.自动化语言是指( )

  A.人们不熟悉的语言 B.脱口而出的个人语言

  C.缺乏原创性的语言 D.习惯成自然的语言

  E.失去新鲜感的语言

  23.关于文学创作,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包括( )

  A.感物说 B.养气说

  C.胸有成竹说 D.镜子说

  E.深层心理说

  24.艺术灵感的特征包括( )

  A.突发性 B.真实性

  C.迷狂性 D.创造性

  E.倾向性

  25.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艺术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间,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 )

  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B.艺术生产可能超越物质生产

  C.艺术发展不以物质发展为基础

  D.艺术发展只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E.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无关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每小题3分,共10分)

  26.抒情语体与叙述语体

  27.文学风格

  28.期待视野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 下一篇全国2005年1月自考外语教学法试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