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7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 (打印word版)(一)
2013-02-17 09:27: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   )
A.《中国近代报刊史》 B.《中国报学史》
C.《中国新闻事业史》 D.《中国传媒史》
2.梁启超概括的报纸的两大天职是(   )
A.去塞求通,开创新风 B.去塞求通,向导国民
C.去塞求通,监督政府 D.向导国民,监督政府
3.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报纸应当成为(   )
A.阶级斗争的工具 B.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C.经济教育的工具 D.文化宣传的工具
4.新闻与情报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别是(   )
A.公开与未必公开 B.及时与未必及时
C.有选择与无选择 D.纪实与非纪实
5.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接近性”的含义除了地理、心理上的接近,还有(   )
A.时间上的接近 B.原因上的接近
C.利益上的接近 D.结果上的接近
6.提出报纸要“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著名报人是(   )
A.普利策 B.约斯特
C.施拉姆 D.小野秀雄
7.资产阶级新闻价值理论的许多论点直接来源于(   )
A.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灵感 B.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
C.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 D.资产阶级报纸经营者的生意经
8.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   )
A.李普曼 B.博加特
C.本杰明 D.庞德
9.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蔡元培
10.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
A.甘惜分 B.王中
C.邓拓 D.范长江
11.新闻选择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择优,另一个是(   )
A.择全 B.择真
C.择善 D.择美
12.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
A.生产关系层次 B.经济基础层次
C.生产力层次 D.思想上层建筑层次
13.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是(   )
A.权力组织 B.群众团体
C.舆论机构 D.企业实体
14.新闻媒介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
A.经济控制 B.法规控制
C.政策控制 D.行政控制
1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
A.约翰?密尔 B.约翰?弥尔顿
C.华盛顿 D.托马斯?杰斐逊
16.新闻控制的目标是(   )
A.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统一 B.新闻管理与新闻自由的统一
C.新闻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 D.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的统一
17.“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时间是(   )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8.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人道主义思想体系 B.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C.个人主义思想体系 D.专业主义思想体系
19.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是(   )
A.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的表现
B.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政治路线上的表现
C.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组织路线上的表现
D.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群众路线上的表现
20.刘少奇提出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宣传党的政策”,还要(   )
A.解释党的政策 B.发布党的政策
C.传达党的政策 D.根据群众的实践考察党的政策
2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范围包括(   )
A.指导舆论、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
B.指导宣传、指导思想、指导工作、指导生产
C.指导宣传、指导工厂、指导农村、指导学校
D.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劳动
22.要善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广大群众”,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3.“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这一观点出自(   )
A.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B.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C.邓小平的《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D.江泽民的《在全国新闻研讨班上的讲话》
24.“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5.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
A.党派之间的监督 B.利益集团之间的监督
C.人民的监督 D.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
26.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如何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   )
A.宋庆龄 B.张澜
C.张治中 D.黄炎培
27.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B.“稳、准、狠”三字方针
C.“稳、好、管”三字方针 D.“放、好、管”三字方针
28.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29.对某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属于舆论监督中的(   )
A.对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的监督
B.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C.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
D.对决策者行为的监督
30.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   )
A.讲党性,讲政治 B.思维敏捷
C.语言丰富多彩 D.吃苦耐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所说的四种理论是(     )
A.集权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法西斯主义理论
E.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2.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特殊表现形式是(     )
A.报道事实 B.开展批评
C.自由讨论 D.评价事实
E.充当喉舌
33.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是(     )
A.充当特定政党的喉舌 B.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
C.通过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 D.影响公众认识
E.引导社会舆论

34.我国各级各类新闻传媒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中是一种(     )
A.相互制约关系 B.相互配合关系
C.相互竞争关系 D.相互排斥关系
E.相互利用关系
35.新闻批评具有的特点是(     )
A.及时性 B.公开性
C.群众性 D.权威性
E.持续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1956年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7.简述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
38.简述正确舆论的全面含义。
39.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40.以传媒结构变化来划分,新闻事业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学概.. 下一篇全国2008年7月自考《现代汉语》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