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政论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一本首次提出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的小册子是( )
A.《舆论学》 B.《论出版自由》
C.《报刊的四种理论》 D.《新闻学原理》
2.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戈公振
C.邵飘萍 D.任白涛
3.被认为是理论新闻学需要阐发的第一条客观法则,揭示了新闻选择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是( )
A.新闻价值规律 B.新闻信息研究
C.新闻本质规律 D.新闻真实性
4.“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所造成的失实是( )
A.非故意失实 B.客观失实
C.故意失实 D.政治性失实
5.目前,我国新闻界应当共同遵循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是( )
A.记者守则 B.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C.报业信条 D.记者道德条例
6.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规定是( )
A.国会不得制定关于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的法律
B.报刊是与立法、司法、行政平行的“第四权力”
C.人人有权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反对政府对新闻出版的干预
D.新闻自由的目标是“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7.当前,许多新闻媒体为追求商业利润不惜牺牲新闻节目的质量,过多地传播娱乐性、甚至低级趣味的信息,这说明( )
A.新闻节目制作难度大,成本太高
B.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正在弱化
C.应当高度重视受众对娱乐信息的需求
D.政府应当干预这一现象
8.集团垄断传播制度和控制模式的理论依据是( )
A.社会责任理论 B.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C.资本主义新闻观 D.集权主义新闻理论
9.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国统区出版的报纸是( )
A.《新华日报》 B.《解放日报》
C.《观察》周刊 D.《热血日报》
10.认为“舆论是公众或许多人对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公开发表出来的意见”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施拉姆
C.李普曼 D.拉扎斯菲尔德
11.“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说这句话的人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陆定一
12.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行业组织新闻记者公会于16世纪出现在( )
A.米兰 B.慕尼黑
C.威尼斯 D.伦敦
13.不同阶级立场的新闻媒介都纷纷报道2004年印尼海啸这一空前灾难,这说明( )
A.新闻事业具有社会性
B.新闻事业的阶级属性在全球化时代已不存在了
C.这些报道仍然隐藏着很深的阶级性
D.新闻事业要传递信息
14.1957年6月提出了“新闻手段”这一概念的是( )
A.胡乔木 B.范长江
C.毛泽东 D.邓拓
15.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激烈冲突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应当( )
A.强化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效益
B.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C.根据不同的条件,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区别对待
D.社会效益要服从经济效益
16.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由自由主义传播体制转入集团垄断体制,强化了国家政权对传播行为的干预。这说明( )
A.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没有变
B.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私有变为公有了
C.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要改变其新闻管理的制度
D.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小媒体已无容身之处了
17.要使新闻报道做到实事求是,关键在于( )
A.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B.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C.博览群书,学有专长 D.加强新闻业务素质
18.以下不属于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基本点的是( )
A.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时公开地传播
B.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
C.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
D.传播者拥有改变事实的权力
19.“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了新闻事业”。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形态催生了新闻事业
B.新闻事业是社会信息需求推动的
C.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D.新闻事业产生的根本动力是社会需要
20.提高新闻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 )
A.文化繁荣 B.市场经济的发展
C.政治民主的深化 D.技术进步
21.克服新闻失实现象必须依靠( )
A.国家行政干预 B.依法治理
C.新闻传播机构自行解决 D.系统治理
22.新闻事业具有多样性的功能,其基本功能是( )
A.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B.报道新闻,引导舆论
C.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D.社会整合,动员民众
23.纵览中国新闻事业史,干扰新闻真实的主要政治原因是( )
A.党派之争 B.左倾思想路线
C.政权之争 D.政治需要
24.以下不属于新闻事业形成标志的是( )
A.专业从业人员 B.专门传播机构
C.新闻传播的法律保障 D.具有新闻需要的受众群
25.新闻事业产生的摇篮是( )
A.社会分工的专业化 B.受众的信息需求
C.生产力的发展 D.新闻消费市场
26.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对“自由的报刊”作出描述,由此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是( )
A.毛泽东 B.斯大林
C.马克思 D.列宁
27.对“政治家办报”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从业者应当成为职业政治家
B.新闻传播应当遵循政治规律
C.新闻报道内容应当高度政治化
D.新闻从业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
28.人们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 )
A.及时 B.真实
C.公开 D.新鲜
29.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的根本原因是( )
A.新闻从业者具有阶级特性
B.受众分属于一定的阶级,具有阶级倾向性
C.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是阶级对立关系 ,新闻事业会反映经济基础中的阶级对立关系
D.人类社会尚处于阶级社会阶段
30.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特征之一是( )
A.观点鲜明 B.针锋相对
C.自上而下 D.传播公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来源:91 考试网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所下的新闻定义被认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主要在于它( )
A.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
B.突出“新近发生”这一新闻的主要特性
C.文字简明扼要,易记易懂
D.突出了新闻对受众所具有的需知性
E.指明新闻不是一般事实,而是重要事实
32.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 )
A.事实的人情味 B.事实的新近
C.信息量的大小 D.事实的反常性
E.重要程度的高低
33.制约新闻事业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条件有( )
A.受众的成熟度 B.技术进步
C.新闻从业者的素质 D.政治民主
E.文化发达
34.新闻媒介的权力就是媒介通过新闻传播而享有的民主权利,就是传播主体享有的新闻自由的程度。媒介权力的支配作用表现在( )
A.设置议程 B.公众参与
C.传受互动 D.引导舆论
E.监督社会
35.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新闻事实是客观的
B.传播主体的新闻需求是客观的
C.接受主体的新闻需求是客观的
D.新闻价值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E.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37.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38.为什么说失去真实新闻事业就失去了信誉和优势?
39.简述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的统一。
40.新闻职业有何弱点?举例说明新闻职业的弱点虽难避免却可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