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读曰
2.谓之
3.犹
4.当为 5.互文见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清代《说文》注家中以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3.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着至为
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这许多学问的综合运用。
4.“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这句话是训诂学家________说的。
5.《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6.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7.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
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
8.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
的的:明确,分明。
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党见:频见也。
3.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俭朴。
4.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挥酒。
5.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叹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