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邹韬奋
C.戈公振 D.邵飘萍
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 )
A.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 B.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
C.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 D.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
3.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 )
A.专业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多变性
4.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 )
A.实事求是 B.去伪求真
C.不偏不倚 D.独立思考
5.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 )
A.地方记者 B.专业记者
C.特派记者 D.机动记者
6.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 )
A.反映内部情况 B.揭示新闻真相
C.及时采写新闻 D.反映群众呼声
7.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 )
A.第五感官 B.业务素质
C.专业水平 D.新闻敏感
8.新闻的发现开始于( )
A.新闻线索 B.新闻事实
C.新闻采访 D.新闻眼光
9.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 )
A.新闻政策 B.公众需要
C.传播规律 D.采访经验
10.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 )
A.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 B.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
C.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 D.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
11.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 )
A.直接准备 B.狭义准备
C.间接准备 D.紧急准备
12.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 )
A.最熟悉的人 B.不同意见者
C.新闻知情者 D.新闻当事人
13.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 )
A.资料是否丰富 B.观点是否鲜明
C.知识是否专业 D.提问是否成功
14.新闻写作的基础是( )
A.新闻实践 B.新闻知识
C.新闻采访 D.新闻对象
15.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备( )
A.时效性 B.针对性
C.灵活性 D.真实性
16.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 )
A.多样性 B.倾向性
C.层次性 D.宽泛性
17.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 )
A.新闻背景 B.新闻事实
C.新闻素材 D.新闻依据
18.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 )
A.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B.形容词多于限制词
C.长句多于短句 D.书面语多于口语
19.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 )
A.电话 B.社论
C.通讯 D.消息
20.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 )
A.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 B.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
C.经验性消息比综合消息重要 D.述评性消息比动态消息重要
21.述评性消息的特点是( )
A.以评为主 B.述评分离
C.夹述夹议 D.解释为主
22.消息写作中遵循“一事一报”的原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文章长度 B.体现新闻根据
C.简化写作难度 D.追求更快时效
23.导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必须( )
A.交代新闻五要素 B.对全篇提纲挈领
C.交代事件的真相 D.占用一两个段落
24.消息中必须具有的组成部分是( )
A.新闻躯干 B.新闻导语
C.背景资料 D.结尾段落
25.在消息写作中采用的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属于( )
A.文化背景 B.知识背景
C.社会背景 D.政治背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记者的采访活动必须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也就是采访时要注意( )
A.看形势、识大局 B.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C.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 D.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
E.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真分析
27.正确的报道思想来自“上头”和“下头”,其中“上头”包括( )
A.群众的意见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C.社会实际 D.国际形势
E.当前宣传精神
28.记者的采访不能“只问不看”,现场观察这种常用手段可分为( )
A.事前观察 B.侧面观察
C.同步观察 D.隐蔽观察
E.事后观察
29.新闻边缘体裁包括( )
A.报告文学 B.调查报告
C.采访札记 D.工作研究
E.来信
30.消息写作的时效观念是要求( )
A.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间的时间差
B.简明扼要
C.事实胜于雄辩
D.交代新闻来源
E.合乎时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特约记者
32.新闻线索
33.采访的“透视”法
34.新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