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客观性原则要求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 )
A.实事求是的原则
B.一分为二的原则
C.扬弃的原则
D.整体性原则
2.新闻心理是新闻现象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 )
A.主观反映
B.客观反映
C.能动反映
D.主观能动的反映
3.我国首届新闻心理学研讨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96年
B.1995年
C.1994年
D.1993年
4.新闻记者角色期望的实现,主要靠其( )
A.理论水平
B.实践经验
C.内因 &来源:91考试网nbsp;
D.认知能力
5.新闻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新闻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选择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即( )
A.受众需求
B.新闻线索
C.新闻价值
D.记者动机
6.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是( )
A.移情程度
B.理解程度
C.体验程度
D.认知程度
7.记者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A.乐观
B.诚恳
C.坚忍不拔
D.新闻敏感
8.动机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具有( )
A.选择作用
B.激发作用
C.调节作用
D.制约作用
9.当采访对象是自卑的性格时,记者应采取的策略是( )
A.多费口舌消除疑虑
B.视而不见不予理睬
C.肯定成绩给予表扬
D.提高警惕用心核对
10.有的学者把喜欢在清晨写作的记者称为( )
A.猫头鹰型
B.混合型
C.百灵鸟型
D.随机型
11.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构思不同的报道,这种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常规思维
12.编辑群体的向性类型偏于( )
A.内向型
B.外向型
C.中间型
D.独立于“场”
13.两种认知方式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者( )
A.纽厄尔
B.华生
C.西蒙
D.威特金
14.新闻编辑的“识”,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体现,主要是( )
A.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
B.具有镇定果敢的谋略
C.能独具慧眼
D.能甘为他人作嫁衣
15.新闻编辑、记者、受众三者之间心理互动的特点之一是( )
A.内向型
B.场依存性
C.距离感
D.场独立性
16.报纸传播的最后把关人是( )
A.记者
B.公众
C.管理层
D.编辑
17.主持人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 )
A.观察细致
B.口头语言的表达
C.善于预测
D.较强的新闻敏感
18.节目主持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思维和语言的( )
A.独创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变通性
19.“把关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拉斯韦尔
B.霍夫曼
C.勒温
D.施拉姆
20.与新闻真实性特点相对应的受众的需要是( )
A.受众的求真心理
B.受众的求快心理
C.受众的求新心理
D.受众的求近心理
21.引起新闻受众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来自于( )
A.传播工具
B.受者
C.传者
D.传播时机
22.受众心理承受力的两个特点是( )
A.主观性和时间性
B.主观性和空间性
C.客观性和空间性
D.主观性和任意性
23.态度对于人来说是( )
A.生来俱有的
B.由个性决定的
C.性格决定的
D.后天得来的
24.目前在我国仍有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对健康的认识有偏差,他们认为( )
A.精神疾病是病
B.心病非病
C.生理疾病是病
D.心理疾病是病
25.一个对自我有正确认识的新闻工作者应当能够( )
A.主动评价自我
B.客观评价自我
C.认真评价自我
D.自觉评价自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般被界定为( )
A.理论学科
B.中间学科
C.边缘学科
D.交叉学科
E.应用学科
27.记者的社会角色使其具有了与这种角色地位相应的( )
A.权力
B.权利
C.权益
D.权势
E.义务
28.新闻受众调查中的现实群体可分为( )
A.农村群体
B.工人群体
C.青年群体
D.实验室群体
E.无组织群体
29.心理学家认为组成态度的成分有( )
A.信念
B.情感
C.理想
D.行为倾向
E.认知
30.心理健康的新闻工作者一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 )
A.不放松要求
B.满意度高
C.永不满足
D.满意度低
E.不盲目苛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非智力因素
32.理论驱动归纳
33.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34.心理防卫机制
35.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