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B.铁
C.锡 D.锌
9.某工件采用单相黄铜制造,其强化工艺应该是
A.时效强化 B.固溶强化
C.形变强化 D.热处理强化
10.钢的质量等级的分类是按钢的______区分的。
A.力学性能 B.钢的含碳量
C.杂质S、P的含量 D.有益的Mn、Si的含量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合金钢不经热处理其力学性能也比碳钢高。
12.只要把钢加热后再放到水中冷却就称为淬火。
13.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一定高。
14.锻造只能改变金属坯料的形状而不能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
15.武汉长江大桥用Q235钢制造的,虽然16Mn钢比Q235钢贵,但南京长江大桥采用16Mn钢制造,这是符合选材的经济性原则的。
16.可锻铸铁可在高温下进行锻造加工。
17.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组织,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和性能。
18.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19.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20.渗氮零件渗氮后必须经淬火、回火后方可使用。
21.热加工过程,实际上是加工硬化和再结晶这两个重叠的过程。
22.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那么它是由三相组成的。
23.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24.钢经加热奥氏体化后,在任何情况下,奥氏体中碳的含量均与钢中碳的含量相等。
25.铝极易氧化,故铝制品的抗氧化失效能力极差。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碳钢在正火、退火、调质状态下的基本相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位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28.贝氏体类型的组织有________、________。
29.按用途可以把合金钢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30.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晶体中原子________,而非晶体中的原子________。
31.实际生产中,为提高钢表层的含碳量通常采用________的工艺方法。
32.零件失效的三种基本类型是变形失效、________和________。
33.为了提高纯铝的强度,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合金化及对铝合金进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4.石墨化
35.淬透性
36.加工硬化
37.临界冷却速度
五、从下列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牌号(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38.从备选材料中选出合适的材料牌号,每个牌号只能选用一次。(写在“答题纸”上,标明序号)
备选材料:20CrMnTi 60Si2Mn W18Cr4V 1Cr18Ni9Ti QT600-3 T12 GCr15 HT200 16Mn ZSnSb11Cu6
序号 |
零件名称 |
选用材料 |
序号 |
零件名称 |
选用材料 |
(1) |
机床床身 |
|
(6) |
钻头 |
|
(2) |
汽车后桥齿轮 |
|
(7) |
桥梁 |
|
(3) |
滚动轴承 |
|
(8) |
滑动轴承 |
|
(4) |
锉刀 |
|
(9) |
耐酸容器 |
|
(5) |
汽车板簧 |
|
(10) |
发动机曲轴 |
|
六、问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39.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细化晶粒?(4分)
40.要使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或下贝氏体,工艺上应如何控制?(4分)
41.试述固溶强化、加工硬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6分)
42.什么是热处理?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哪几种?其目的是什么?(8分)
43.根据Fe-Fe3C相图,计算:
(1)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2分)
(2)室温下,含碳1.2%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2分)
(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