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07年7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3-21 19:39: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100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对西方传统的十四行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验,并在我国正式出版了第一部十四行诗集的诗人是____________。
2.萧红小说《____________》描写了旧时代封建婚姻制度下一个少女的恋爱、婚姻悲剧。
3.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____________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反映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4.叙述一个青年农民进城看望他当妓女的妻子,思想从麻木到觉醒的小说是《____________》。
5.闻一多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三美”,即“____________”、“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6.“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7.胡适在诗篇《____________》中积极赞唱“头也不回,汗也不揩”、“努力往上跑”的精神,以及不达“高峰”决不罢休的愿望和抱负。
8.《寄小读者》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美国时写的。贯穿全书的是对____________的讴歌和赞美。
9.《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从开端到结束都围绕____________的叙写伸展开来,虽然春天已经来临,可是春意却被无情地关在城外,在太原城里仍然冬寒凛凛草木皆兵。
10.《南归》是田汉早期的一出浪漫主义悲剧。该剧童话般地描写____________与流浪诗人辛先生、青年农民李正明之间的男女感情。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在小说的细节描写上独具匠心,描写到油鸡和阿随的命运,并且使之同女主人公感情变化相呼应,起到了以小见大效果的小说是【      】
A.《伤逝》 B.《祝福》
C.《潘先生在难中》 D.《山峡中》
12.《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
A.张天翼 B.郁达夫
C.叶绍钧 D.沈从文
13.《家》里面有两重人格的人物是【      】
A.觉慧 B.鸣凤
C.觉新 D.瑞珏
14、让主要人物在对比强烈、自相矛盾的言行中,作自我暴露,收得强烈的讽刺效果的小说是【      】
A.《在其香居茶馆里》 B.《财主底儿女们》
C.《潘先生在难中》 D.《华威先生》
15.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出自的作品是【      】
A.《寒夜》 B.《围城》
C.《沉沦》 D.《金锁记》
16.《寒夜》所反映的生活背景是【      】
A.抗战胜利后的上海 B.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
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 D.解放前夕的北京
17.下列作品中以爱和美为主题的是【      】
A.《桃园》 B.《春桃》
C.《小城三月》 D.《钓台的春昼》
18.“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是哪首诗的诗句?【      】
A.《大堰河,我的褓姆》 B.《我用残损的手掌》
C.《凤凰涅槃》 D.《十四行(四?鼠曲草)》
19.《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着【      】
A.作者的恋人 B.作者熟悉的祖国
C.作者日夜思念的故乡 D.作者追求的美好理想
20.《星星》的语言特点是【      】
A.含蓄隽永 B.清新高雅
C.凝炼简劲 D.亲切朴素
21.下列属于“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的诗人是【      】
A.何其芳 B.冯至
C.臧克家 D.阿垅
22.“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这些诗句的作者是【      】
A.冯至 B.徐志摩
C.殷夫 D.艾青
23.被闻一多誉为“擂鼓的诗人”是【      】
A.艾青 B.卞之琳
C.田间 D.戴望舒
24.丽尼的《鹰之歌》是一篇【      】
A.叙事散文 B.以记人为主的散文
C.抒情散文 D.杂文
25.下列作品属于赞颂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著名散文是【      】
A.《春末闲谈》 B.《爱尔克的灯光》
C.《鹰之歌》 D.《风景谈》
26.《荷塘月色》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烘托 B.比喻
C.通感 D.对比
27.《山之子》中的“山之子”指【      】
A.刘兴 B.高立山
C.山民 D.哑巴
28.《简论市侩主义》一文的作者是【      】
A.梁实秋 B.聂绀弩
C.吴组缃 D.冯雪峰
29.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      】
A.夏衍 B.宋之的
C.茅盾 D.冯雪峰
30.《日出》中始终未出场的,但却操纵着众多人物命运的人物是【      】
A.潘月亭 B.李石清
C.金八 D.方达生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关于鲁迅小说《铸剑》,正确的说法有【          】
A.选自《故事新编》 B.最初发表于《莽原》上
C.原题《眉间尺》 D.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E.手法夸张,情节离奇,想象奇特
32.下列作品中情节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是【          】
A.《子夜》 B.《山峡中》
C.《华威先生》 D.《断魂枪》
E.《拜堂》
33.下列作品中属于新格律诗的是【          】
A.《断章》 B.《死水》
C.《我用残损的手掌》 D.《偶成》
E.《天上的市街》
34.下列作品属于游记散文的是【          】
A.《钓台的春昼》 B.《白马湖之冬》
C.《荷塘月色》 D.《一九三九年春在太原》
E.《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35.下列诗人中属于新月社有【          】
A.闻一多 B.艾青
C.辛笛 D.徐志摩
E.郭沫若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6年7月自考英语阅读(一).. 下一篇2008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