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意义是往往决定着这条新闻是否( )
A.及时 B.新鲜 C.有趣 D.重要
2.分析研究新闻作品时迷失了方向,给读者阅读新闻作品以错误的引导,主要是因为( )
A.缺乏耐心 B.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
C.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D.缺乏新闻敏感
3.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这是属于哪一方面的素养( )
A.政治素养 B.理论素养 C.专业素养 D.知识素养
4.《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
A.邓拓 B.范长江 C.黄远生 D.邵飘萍
5.《水城威尼斯》是穆青同志写的一篇( )
A.工作通讯 B.事件通讯 C.旅游通讯 D.风貌通讯
6.《妈妈教我放鸭子》 是一篇( )
A.人物特写 B.人物专访 C.人物通讯 D.人物消息
7.《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作者是( )
A.郭玲春 B.穆青 C.范敬宜 D.王赤兵
8.《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是一篇( )
A.人物新闻 B.新闻特写 C.新闻述评 D.动态新闻
9.《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从导语开始,几乎处处都有( )
A.数字 B.人物 C.描写 D.议论
10.《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是一篇( )
A.连续报道 B.深度报道 C.解释性新闻 D.现场短新闻
11.《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事件,这是新华社发自哪里的消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香港
12.《访“葡萄常”》是一篇( )
A.人物专访 B.旅游通讯
C.工作通讯 D.深度报道
13.“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 )
A.《经济学家赶集》 B.《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C.《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 D.《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14.《核弹元勋的“三子”》是一篇( )
A.事件通讯 B.风貌通讯 C.工作通讯 D.人物通讯
15.《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的新书》指的是哪本书( )
A.《十个共产党员》 B.《柏生新闻作品选》
C.《西行漫记》 D.《临床误诊100例》
16.外国新闻作品中被称为“揭露性报道”的,是指( )
A.电讯 B.特稿 C.解释性报道 D.调查性报道
17.《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一文的作者是( )
A.爱伦堡 B.西蒙诺夫 C.法拉奇 D.尼尔•夏恩
18.不同的研究者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取得基本一致的肯定意见,这体现了( )
A.客观性的决定性作用 B.主观性的决定性作用
C.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 D.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19.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称为( )
A.软新闻 B.硬新闻 C.大众新闻 D.黄色新闻
20.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是毛泽东同志为( )写的。
A.新华社 B.人民日报 C.解放日报 D.解放军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立体思维,又被称作为( )
A.发散思维 B.空间思维 C.逆向思维
D.全方位思维 E.求异思维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 )
A.消息 B.事件性新闻 C.动态消息
D.新华社电讯 E.新闻综述
3.《上海严寒》一文( )
A.是一篇特写 B.是一篇消息 C.引用了郭沫诺的诗句
D.引用了臧克家的诗句 E.报道了晴天下雪的现象
4.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新闻的有( )
A.《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B.《经济学家赶集》
C.《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D.《好啊!诚实永存》
E.《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5.梅阡的《春夜》所讲述的事情( )
A.发生于四月的一个夜晚 B.发生在五月的一个夜晚 C.与毛泽东有关
D.与周恩来有关 E.与邓小平有关
6.下列作品中属于风貌通讯的有( )
A.《师魂》 B.《华美窗帷的后面》 C.《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D.《“一厘钱”精神 E.《水城威尼斯》
7.《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
A.发表时间是1984年 B.发表时间是1988年 C.发表时间是1992年
D.获奖项目是女子自行车 E.获奖项目是男子射击
8.《枫桥兴会扶桑客 子夜钟鸣百又八》一文( )
A.写的是元旦的事 B.发表在《文汇报》 C.内容有关外事活动
D.是一则动态新闻 E.背景材料中引用了张继的诗
9.《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中涉及到的地方有( )
A.平陆县 B.运城县 C.临汾县
D.三门峡市 E.北京市
10.《英雄登上地球之巅》一文中提到的运动员有( )
A.王富洲 B.刘连满 C.屈银华
D.贡布 E.占旭刚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2.《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写的是放鸭姑娘日常的劳动生活,然而在记者笔下展现的却是一幅色彩斑斓、清新明快的放鸭图。请问作者运用哪些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