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03年7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3-23 09:44: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闻与历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对事实的报道必须(      )。
A.真实可靠        B.迅速及时        C.形象生动        D.通俗易懂

2.“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决定了新闻的(      )。
A.新鲜属性         B.时效属性         C.真实属性         D.重要属性

3.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抒发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是指(      )。
A.叙述         B.抒情         C.议论         D.说明

4.常常被称为“报纸的主体”、“报纸的主角”的新闻文体是(      )。
A.消息         B.通讯         C.特写         D.专访

5.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于要对新闻要素的哪个要素作出详尽而准确的分析?(      )
A.何人要素Who            B.何地要素Where 
C.何因要素Why            D.如何要素How

6.美国《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属于(      )。
A.解释性报道                B.特稿        
C.单项揭丑式报道            D.综合分析式报道

7.《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
A.黄远生         B.邵飘萍         C.范长江          D.邓拓

8.《上海严寒》消息中引用了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请问这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
A.田间         B.艾青         C.臧克家         D.李季

9.《经济学家赶集》这篇报道是1980年4月25日发表在哪家报纸的(      )。
A.经济日报         B.光明日报         C.市场报         D.人民日报

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结构形式是(      )。
A.纵式结构            B.横式结构        
C.纵横式结构          D.对比式结构

11.《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报道的是哪一年武汉人民的抗洪斗争(      )。
A.1931年         B.1957年         C.1991年         D.1999年

12.《华美窗帷的后面》的作者是(      )。
A.邹韬奋         B.范长江         C.张明         D.邓拓

13.《春夜》一文的体裁是(      )。
A.新闻特写         B.人物专访         C.旅游通讯          D.风貌通讯

14.《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        
B.细微的描写和概括叙述相结合        
C.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        
D.间接议论和直接议论相结合

15.《枫桥兴会扶桑客 子夜钟鸣百又八》报道的有关内容是(      )。
A.农事活动         B.商务活动         C.宗教活动         D.外事活动

16.《英雄登上地球之巅》的作者是(      )。
A.郭超人         B.穆青         C.邓拓         D.樊云芳

17.《华阳礁上补给忙》是一篇(      )。
A.现场短新闻            B.深度报道        
C.解释性新闻            D.述评性新闻

18.下列篇目中哪一篇是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新闻作品(      )。
A.《日本签字投降》                  B.《火葬——甘地永存》
C.《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19.《水面下的桥梁》一文的作者是(      )。
A.爱伦堡         B.西蒙诺夫         C.法拉奇         D.尼尔•夏恩

20.《世界最佳急诊室》的作者是(      )。
A.尼尔•夏恩            B.法拉奇        
C.罗森塔尔            D.乔恩•富兰克林    阿伦•多尔夫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
A.新闻要素真实准确     
B.引用资料有根有据    
C.想象必须合理
D.概括事实不可以点代面        
E.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符合客观实际

2.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可以使用的表现手法有(          )。
A.叙述         B.描写         C.抒情
D.夸张         E.虚构

3.下列作品中属于穆青所写的有(          )。
A.《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B.《水城威尼斯》
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D.《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E.《“一厘钱”精神》

4.下列篇目中,哪些选自《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
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C.《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D.《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E.《上海严寒》

5.下列篇目中哪些是工作通讯(          )。
A.《“一厘钱”精神》         B.《访厕所》         C.《夜宿车马店》
D.《并非鱼草之争》           E.《桌上的表》

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是(          )。
A.连续报道         B.深度报道         C.现场报道
D.动态报道         E.解释性报道

7.《抢菜记》是(          )。
A.人物新闻         B.动态新闻         C.现场新闻
D.批评报道         E.经验性新闻

8.《“飞天”凌空》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
A.落笔集中                    
B.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C.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D.口语入文                    
E.议论精当

9.《醒来,铜陵!》一文的小标题有(          )。
A.十年磨“剑”锋自出     B.同处一江景不同         C.剔肤见骨找病根
D.解放思想是先导         E.理清思想奔小康

10.《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的写作特点有(          )。
A.全文双线条展开,一方面写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
B.情、景、事融为一体,双线交织,气氛沉重
C.运用典型事例,揭露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
D.对照的手法
E.反衬的手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怎样分析新闻主题?
2.指出邓拓《访“葡萄常”》一文中写到的常家五姑侄姊妹的性格特点以及复杂的经历、坎坷的命运在她们身上留下的烙印。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3年4月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 下一篇全国2003年4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