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夜航船》的作者是( )
A.史铁生
B.余秋雨
C.周涛
D.张承志
2.小说《受戒》描写的是( )
A.北方山村生活
B.南方水乡生活
C.雪域高原生活
D.现代都市生活
3.小说《鲁鲁》中的鲁鲁是( )
A.一个小女孩
B.一个小男孩
C.一条狗
D.一只猫
4.具有“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朴素之中”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 )
A.《将军族》
B.《刑老汉和狗的故事》
C.《陈奂生上城》
D.《透明的红萝卜》
5.《“锻炼锻炼”》中有两个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小腿疼”,另一个是( )
A.高秀兰
B.“吃不饱”
C.“小诸葛”
D.张太和
6.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并以一个固定视角进行对比来刻画塑造人物的小说是( )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春天》
C.《我的第一个上级》
D.《陶渊明写挽歌》
7.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 )
A.《社稷坛抒情》
B.《茶花赋》
C.《早熟的枣子》
D.《下放记别》
8.《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 )
A.朱老忠、严志和
B.朱老巩、大贵
C.严志和、江涛
D.运涛、大贵
9.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 )
A.《哦,香雪》
B.《在山区收购站》
C.《游园惊梦》
D.《棋王》
10.“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两句话出自( )
A.《童年二题》
B.《怀念萧珊》
C.《黄鹂——病期琐事》
D.《秦腔》
1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 )
A.高女人
B.裁缝老婆
C.矮丈夫
D.鞋匠老婆
12.文化随笔《法门寺》结尾处引用了韩愈的《论佛骨表》,表达了作者( )
A.对韩愈的嘲讽和批判态度
B.对当代文化现状的乐观态度
C.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悲观态度
D.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
13.《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其中“门生”是指( )
A.台静农
B.许寿裳
C.魏建功
D.乔大壮
14.散文《庐山面目》中的“济公活佛”是指( )
A.“我”在轮船上遇到的一位乘客
B.“我”在游览时遇到的一位大学教授
C.“我”在山上见到的一座雕像
D.“我”在游览时遇到的一位“湖州客”
15.散文《髻》中拒绝使用时髦发油,坚持梳老式发型的人物是( )
A.“我”母亲
B.“我”姨娘
C.“我”
D.刘嫂
16.诗集《悬崖边的树》的作者是( )
A.流沙河
B.绿原
C.曾卓 &nb来源:91考试网sp;
D.冀氵方
17.《相信未来》写于( )
A.20世纪50年代后期
B.“文革”时期
C.20世纪60年代前期
D.20世纪80年代初
18.“‘牛棚’诗抄第n篇”是一篇作品的副标题。这篇作品是( )
A.《我》
B.《岁月》
C.《有的人》
D.《重读<圣经>》
19.《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指( )
A.胡适 沈从文
B.郁达夫 沈从文
C.黄永玉 沈从文
D.徐志摩 沈从文
20.“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含有上述诗句的作品是( )
A.《麦地》
B.《岁月》
C.《听听那冷雨》
D.《春天,遂想起》
21.《双桅船》是一首( )
A.政治抒情诗
B.民谣
C.叙事诗
D.“朦胧诗”
22.《与李贺共饮》一诗的主要结构方式是( )
A.递进
B.先总后分
C.对比
D.先分后总
23.《慕尼黑》一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象征
24.《哎,大森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态度是( )
A.欢欣雀跃
B.幸灾乐祸
C.忧患激愤
D.惊异赞叹
25.下列作家中,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 )
A.绿原 冀氵方 曾卓
B.艾青 曾卓 洛夫
C.艾青 绿原 流沙河
D.冀氵方 公刘 臧克家
26.下列作品中,完全按照创作年代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有赠》《关汉卿》《怀念萧珊》《我》
B.《关汉卿》《有赠》《怀念萧珊》《我》
C.《关汉卿》《有赠》《我》《怀念萧珊》
D. 《有赠》《关汉卿》《我》《怀念萧珊》
27.下列体裁相同的一组作品是( )
A.《茶花赋》《社稷坛抒情》《麦地》《童年二题》
B.《记波外翁》《听听那冷雨》《庐山面目》《北方的河》
C.《风云初记》《正红旗下》《台北人》《我与地坛》
D.《天山牧歌》《仙人掌》《冬》《白玉苦瓜》
28.《陈毅市长》一剧创作于( )
A.上海解放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文革”结束后不久
D.20世纪90年代
29.《青春之歌》中,最初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员是( )
A.江华
B.卢嘉川
C.许宁
D.罗大方
30.“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是一篇作品的题记。这篇作品是( )
A.《陶渊明写挽歌》
B.《童年二题》
C.《草木篇》
D.《有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张承志的作品有( )
A.长篇小说《心灵史》
B.中篇小说《北方的河》
C.短篇小说《春天》
D.散文《父亲,树林和鸟》
E.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
32.下列作品中,以海外生活为背景的有( )
A.《慕尼黑》
B.《受戒》
C.《<圣经>拟作》
D.《巩乃斯的马》
E.《女房东》
33.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一诗中,抒情主人公“打开抽屉”,想要找的东西是( )
A.钥匙
B.画片
C.童年的日记
D.三叶草
E.《海星歌谣》
34.《茶馆》中子承父业的人物是( )
A.小刘麻子
B.小康顺子
C.小唐铁嘴
D.小二德子
E.小宋恩子
35.话剧《同船共渡》的情节线索是由( )
A.高爷爷、米玲、雷子的活动构成
B.米玲、刘强、雷子的活动构成
C.刘强、米玲、高爷爷的活动构成
D.刘强、米玲的活动构成
E.刘强、米玲、方老师、高爷爷的活动构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6.简述历史剧《关汉卿》的艺术特征。
37.简析《拣麦穗》的艺术特点。
38.为什么说《山民》是一首反讽意味浓厚的现代寓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