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商朝,类似于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的秘书人员是( )。
A.贞卜史官 B.祭祀史官
C.作册史官 D.记事史官
2.我国档案分类起源于( )。
A.黄帝时代 B.尧舜时代
C.夏朝 D.商朝
3.御史又称作( )。
A.小史 B.内史
C.外史 D.柱下史
4.我国最早出现的公务文书体式是( )。
A.誓 B.诰
C.命 D.策
5.根据鲁国史官保存的档案改订而成的史书是(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
6.秦汉时,一般用于对朝政表示看法或有所匡谏,其特点为分条陈述的文书是( )。
A.奏 B.章
C.表 D.疏
7.“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其中的“秘书”是指( )。
A.宫禁中的秘藏之书 B.谶纬图录等类书
C.一类官员 D.一种职业
8.南北朝时百官递呈皇后、太子、诸王的公文都称作( )。
A.符 B.笺
C.帖 D.牒
9.关于唐代三省各自承担的秘书职能,下列概括正确的是( )。
A.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B.尚书出令,门下审议,中书执行
C.门下出令,中书审议,尚书执行
D.中书出令,尚书审议,门下执行
10.按唐律规定,凡拟制各类文书时稽误一天,处( )。
A.笞三十 B.笞五十
C.杖三十 D.杖五十
11.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效率的引黄制度,诞生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属于元朝案牍吏员的是( )。
A.典簿 B.宣使
C.通事 D.奏差
13.将当面交卷制度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的是(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明时朱元璋曾命翰林院选唐、宋名儒的优秀笺表为章奏范例,结果选中的一个是韩愈,另一个是( )。
A.柳宗元 B.苏轼
C.欧阳修 D.王安石
15.清朝主要为皇帝进讲,并为皇子、亲王等教课,讲解古今政事得失,兼理颁行制度的机构叫做( )。
A.国史院 B.秘书院
C.弘文院 D.文渊阁
16.清王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 )。
A.道光年间 B.嘉庆年间
C.光绪年间 D.咸丰年间
17.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公文程式令”中,规定同级公署职员相互行文用( )。
&nb来源:91 考试网sp; A.咨 B.呈
C.示 D.状
18.1942年,国民党南京政府为了纠正行文中的混乱,对行文关系作了新的调整,其中的上行文除了“呈”之外,还有( )。
A.请示 B.布告
C.咨 D.报告
19.中共中央秘书处正式成立于( )。
A.1921年7月 B.1923年6月
C.1924年9月 D.1926年6月
20.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于1947年8月发布了《管理电台保密指示》,规定电文用英文字母“A”来表示机密程度,如“AA”表示( )。
A.普通电报 B.机密急电
C.加急密电 D.特急绝密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我国早期的文书主要有( )。
A.甲骨文书 B.金文文书 C.简牍文书
D.缣帛文书 E.草纸文书
22.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书制作制度的有( )。
A.磨勘制度 B.卷轴制度 C.骑缝、押缝制度
D.引黄制度 E.朱销文簿制度
23.唐代针对秘书官吏推行的考核制度,其中“德”的基本标准主要有( )。
A.德 B.慎 C.廉
D.公 E.勤
24.幕僚作为私人秘书,职掌宽泛,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A.临时性 B.多变性 C.辅助性
D.综合性 E.差遣性
25.清朝对秘书官吏的考课措施有所谓的“四格八法”,其中的“四格”是指( )。
A.德 B.才 C.守
D.政 E.年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6.天府
27.卷轴制度
28.急递铺制度
29.票拟
30.技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