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 )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谈判时间最长的是( )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 )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 )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c=0.6,边际储蓄率为s=0.3,则外贸乘数为(不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 )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 )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 ) 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泰币大幅度贬值 B.韩国财团破产 C.香港股市大跌,港币贬值 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 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 ) A.货币 B.基金 C.债权 D.记帐单位 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 ) A.亚当?斯密 B.保罗?克鲁格曼 C.大卫?休谟 D.彼得?凯恩 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参与贸易的两国商品的国际比价线( )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17.一般而言,随着中间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企业为扩展国际市场应采取( ) A.出口方式 B.直接投资方式 C.发放许可证方式 D.间接投资方式 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目的是( ) 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 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 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 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 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林德 B.门格尔 C.松巴特 D.克鲁格曼 20.生产者剩余是指( )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21.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 A.要素价格均等化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22.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生产国。这一规律称为( ) A.恩格尔定律 B.示范效应 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D.剩余物质出口理论 2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减少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不变 2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 )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 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 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 25.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较小,卡特尔对价格的操纵能力就( ) A.较弱 B.较强 C.无效 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发展中国家在其初期的经济发展中,如果采用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包括( ) A.受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 B.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过低 C.商品价格不稳定 D.自然资源贫乏 E.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27.运用国际生产综合论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时,一国企业相对于别国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越多,区位优势越明显,则( ) A.内部化动机更强 B.内部化动机变弱 C.选择间接到国外投资更有利 D.选择到国外生产更有利 E.选择在国内生产更有利 28.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 ) 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9.国际卡特尔制订价格的基本依据包括(  来源:91考试 网; ) A.产品的需求弹性 B.市场占有率 C.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D.不完全竞争者原则 E.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30.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有( ) A.周期性不平衡 B.结构性不平衡 C.货币性不平衡 D.价格性不平衡 E.收入性不平衡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3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了八轮旨在关税减让的谈判,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2.在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中考察贬值的闲置资本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时,c值(c值代表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相同。 33.牙买加会议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34.国际贸易对共同生产要素收入增加的影响是确定的,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无关。 35.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规模经济、获取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