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要回答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基本原则。 31.简要回答影响大学教育投资决策的因素。 32.简要回答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各区间的意义。 33.简要回答公共部门就业决策的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地区劳动力市场上,当工资率为10元/时,劳动力供给量为2500人;当工资率下降为8元/时,劳动力供给量为2400人,要求: (1)计算该地区劳动力供给弹性。 (2)判断该地区劳动力供给弹性为何种类型? 35.小张和小李在某厂分别做行政工作和装配工作,小张每天工作8小时,小时工资率是10元:小李每天工作8小时,装配产品10套,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0%,每套产品计件单价为12元。试计算小张和小李的日工资收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应遵循的原则。 37.试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收入政策采取的实现形式。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2006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6097元。达到这个平均数的职工人数比重为39.3%,有6成职工工资没有“及格”。统计显示,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中,证券业、银行业、法律服务、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入户调查显示,在市民认定的高收入人群中,收入“合理公平”的职业有IT新富豪、私企老板、奥运冠军和获奖科学家;“合理但不公平”的是金融保险业高管人员和国企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八成以上都赞成获得奥运冠军的体育健儿和获得国家奖励的科学家拿高收入。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网络精英的高收入不仅没有让人反感,反而成为现代青年人和学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另外,北京人对私企老板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转变。从个体商贩发展起来的私企老板的高收入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不满,反而被七成左右的北京居民认为是既合理且公平。北京居民已经从怨天尤人的平均主义转向绩效主义的公平认定标准。 (1)材料中提及的奥运冠军获得较高收入却得到大家高度认可,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及的合理公平的高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