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劳动力供给是由( )等社会历史因素所决定的。
A.人口规模
B.年龄结构
C.自然失业率
D.分年龄组死亡率
E.劳动参与率2.下列属于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的是( )。
A.尽快完善基础数据统计
B.推广“三方负担”的失业保险制度
C.强化制度和法制建设
D.适当拓宽范围统筹
E.整合失业保险机制和失业机制
3.非均衡情况下影响需求的条件有( )。
A.需求者的收入制约
B.市场的价格体系
C.市场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D.其他需求者的购买数量
E.生产技术条件
4.在职职工的就业成本包括( )。
A.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就业者的工资
B.作为劳动保障基金储蓄起来,延期支付给就业者的费用
C.用于保护就业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劳动保护费用
D.在招募、劳动力流动和职工培训过程中垫付的人力资本投资费用
E.作为福利基金储蓄起来,以建设集体福利设施和发放假期工资及其他各种名目的福利费的方式支付给就业者的费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内需对增加就业是有利的
B.经济增长可以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
C.没有就业岗位增加的经济增长对于今天的中国没有任何价值
D.就我国目前的形式而言,要增加就业机会,不仅要调整增量,而且要在调整结构方面大做文章
E.反通货膨胀比反失业更能体现人类关怀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2.简述对失业率资料的几种统计方法。
3.简述非均衡的四种形式。
4.简述失业的结构性因素。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国当前解决就业问题存在哪些难点,请谈谈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我们应如何结合国情,有所创新?
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理论有何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