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9.简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主要变化。
40.“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文中所述工、农、商三者的关系。它反映了清政府经济政策的什么特点?
41.简述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原因。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来源:www.91exam.org24分)
42.近代中国农村手工织布业生产的商品化,导致了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试论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43.材料一:从1946年至194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投靠美国,与美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美国实现了对中国经济的独占。
材料二:一年后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
(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帝国主义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政策。
(2)赢得中国发展为什么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