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9世纪40年代以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8题。
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输华商品未能更大地打开中国市场,其原因是( )
A.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 B.清政府对外贸易明“开”实“禁”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御 D.外国商品在华没有市场
2.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其表现是( )
A.手工业品比重迅速下降 B.农业制成品、半制成品迅速增加
C.手工业制成品迅速增加 D.原材料比重迅速增加
3.19世纪70年代,外国在华加工工业主要集中于( )
A.砖茶制造、机器缫丝 B.机器制糖、皮革加工
C.轧制棉花、机压豆饼 D.机器磨面、机器打包
4.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国棉纱棉布大量输入,导致中国( )
A.产棉区急剧萎缩 B.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C.毛纺织业迅速发展 D.传统手工业逐步衰落
5.19世纪70—80年代,外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中,比重增加最快的是( )
A.鸦片 B.洋布
C.毛纺织品 D.铁器
6.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对华商品输入比重明显减少的商品是( )
A.鸦片 B.钢铁
C.煤油 D.棉纱
7.19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增加最快的是( )
A.丝绸 B.棉布
C.机制茶 D.豆类
8.清末,中国作为生丝生产与出口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丧失,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生丝产量下降 B.日本丝的激烈竞争
C.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D.丝绸制品出口量增加
伴随中外矛盾和国内矛盾的日益激化,清政府力图通过加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维持其封建统治,走上了崎岖的自强、求富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2题。
9.清政府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始于(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10.清政府创办的第一家军事工业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金陵制造局
C.兰州机器局 D.福州船政局
11.清政府投资兴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企业是( )
A.上海机器织布局 B.天津电报局
C.上海轮船招商局 D.开平煤矿
12.“民借官之威”官借民之力”是对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组织形式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 )
A.官商合办 B.官办官营
C.官办民营 D.官督商办
13.强迫中国允许外国轮船可以溯江而上,进入长江上游和西南腹地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中国第一家近代私人资本纺纱企业是( )
A.大生纱厂 B.通久源轧花厂
C.老公茂纱厂 D.大华纱厂
1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面粉业得到发展,在华商面粉厂中最有实力的两个资本集团是( )
A.茂福新集团和阜丰集团 B.大生集团和申新集团
C.裕大华集团和阜丰集团 D.申新集团和茂福新集团
16.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部分,但其在全国的分布并不平衡,富农经济占比重最大地区是( )
A.山东、山西 B.河南、湖南
C.东北、河北 D.江苏、浙江
17.20世纪20—30年代以后中国的地租剥削日益加重,货币地租增长最为明显,在一些地区比重高达50—80%,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和( )
A.河北 B.山西
C.山东 D.河南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银行业开始产生。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私人银行是( )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实业银行 D.四明银行
19.第一家由国家经营的银行是( )
A.通商银行 B.户部银行
C.交通银行 D.中国银行
20.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1895—1911年 B.1912年—1927年
C.1928—1937年 D.1932—1937年
2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全面的侵略和掠夺。对东北农业掠夺的主要组织是满洲拓殖股份公司和( )
A.满鲜拓殖股份公司 B.兴农合作社
C.兴农会 D.农事合作社
22.日本对东北金融实行垄断的组织是( )
A.横滨正金银行 B.满州兴业银行
C.满洲中央银行 D.第一劝业银行
23.日本对东北工矿交通业进行掠夺的机构是“满铁”和( )
A.“三井” B.“三菱”
C.“满业” D.“住友”
24.农副产品始终是中国近代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垄断的三种传统的出口商品是桐油、猪鬃和( )
A.茶叶 B.生丝
C.皮革 D.蛋粉
25.抗战前期,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倡导的组织失业工人、难民从事生产活动,支援抗战的运动是( )
A.抗日救亡运动 B.工业合作运动
C.抵制日货运动 D.大生产运动
26.抗日战争后期,在国统区对人民生活影响最大的经济因素是( )
A.工业生产下降 B.通货紧缩
C.农业生产萎缩 D.通货膨胀
27.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走私商品的聚集地。抗日战争后,走私商品最严重的口岸是( )
A.上海、天津、九龙 B.上海、广州、九龙
C.天津、广州、九龙 D.上海、天津、广州
28.到1948年,美国在中国投资最多,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其投资占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 )
A.35% B.40%
C.45% D.50%
29.中国共产党提出减租减息政策是在(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国前夕
30.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宣布成立,其前身是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 )
A.东北银行 B.西北农民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农民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来源:91 考试网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包括的主要条款是( )
A.内河通航 B.协定关税
C.增设租界 D.领事裁判权
E.内地传教
32.20世纪10—20年代中国私人资本企业主要集中在( )
A.上海 B.天津
C.广州 D.汉口
E.福州
33.中国近代经济作物的重要区域包括棉花产区和( )
A.大豆产区 B.茶叶产区
C.小麦产区 D.花生产区
E.玉米产区
34.棉花产区分布的主要省份是( )
A.山东省 B.安徽省
C.湖北省 D.河南省
E.山西省
3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发展采取的方针是( )
A.发展生产 B.增加工资
C.公私兼顾 D.劳资两利
E.繁荣经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资政新篇》
37.善后大借款
38.工厂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