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社会资源有限而人类需要无限时,人们必须( )
A.作出选择 B.选择放弃
C.降低期望 D.自给自足
2.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被称为( )
A.资本密集型企业 B.劳动密集型企业
C.技术密集型企业 D.劳动集约型企业
3.成本是指( )
A.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B.厂商为生产新产品而投入的生产要素
C.为获得一定产出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价值
D.厂商生产所有产品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数量
4.由于商品的数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所形成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是( )
A.生产曲线 B.需求曲线
C.供给曲线 D.供求曲线
5.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形成( )
A.均衡价格 B.资本价格
C.机会价格 D.成本价格
6.政府为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限价,称为( )
A.福利价格 B.支持价格
C.均衡价格 D.补贴价格
7.当产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是指( )
A.增量成本来源:91exam.org B.显成本
C.边际成本 D.隐成本
8.在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上,储蓄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 )
A.平均储蓄倾向 B.平均收入倾向
C.边际储蓄倾向 D.边际收入倾向
9.现代社会中最善于进行利益聚合的组织是( )
A.公司 B.智库
C.政党 D.议会
10.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经济体系划分为( )
A.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
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政府经济
C.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工业经济和混合经济
D.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11.公共物品是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其特征是( )
A.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B.生产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生产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D.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2.提出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家是( )
A.帕累托 B.亚当?斯密
C.凯恩斯 D.大卫?李嘉图
13.银行因客户要求买进未到期的票据,扣除一定的利息支付余额的业务是( )
A.放款 B.贴现
C.承兑 D.托收
14.人类历史上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最后促使自由市场经济演变为混合经济体系。其理论标志是( )
A.《资本论》的出版
B.《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版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出版
15.在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种是( )
A.消费税 B.增值税
C.房产税 D.屠宰税
16.由独立的经营单位、事业单位或自由商人、企业职员等自愿组成、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是( )
A.工会 B.商会
C.学会 D.协会
17.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银行机构包含( )
A.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保险公司 B.专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
C.基金公司、租赁公司和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18.我国的政府机构,按国家权力统一原则分为( )
A.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B.政治机关、法律机关和经济机关
C.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D.中央机关、地方机关和基层机关
19.公共决策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A.决策目标、决策手段和决策过程 B.决策目标、决策环节和决策人员
C.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 D.决策主体、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
20.失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A.自愿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B.主动性失业、被动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C.经常性失业、偶尔性失业和永久性失业
D.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21.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哈罗德—多马模型研究的角度是( )
A.供给 B.需求
C.储蓄 D.投资
22.在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主要分为两大类( )
A.政府购买和政府消费 B.政府采购和政府预定
C.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消费和政府工程
23.在政府采取的各项经济政策中,主要用来调整供给结构的政策是(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产业政策
24.在国际分工的类型中,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划分标准是( )
A.分工的深度 B.产品的要素构成
C.生产关联性 D.参与分工的国家地位
25.以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折成若干本国货币单位的标价方法,叫做(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混合标价法 D.主次标价法
26.从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变的标志是( )
A.牙买加协定 B.美国的“新经济政策”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侵越战争引发的抢购黄金风潮
27.标志着全球贸易协调机制确立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8.国际组织最初出现于( )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文化领域 D.外交领域
29.运作方式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的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统一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30.由于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和冲突性,在选择经济目标进行经济决策时,存在的两种原则是
( )
A.相机抉择和灵活规则 B.相机抉择和对等规则
C.相机抉择和固定规则 D.灵活抉择和固定规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内容。
32.中央银行的职能。
33.保险公司的主要作用。
34.实现收入政策目标的措施。
35.国际组织的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论述资源稀缺规律的内容以及解决资源稀缺的对策。
37.论述失业引起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