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改“纵向”为“横向”。
3.×。把“动态”改为“静态”,把“静态”改为“动态”。
4.√。
5.√。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是由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控制。
2.是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
3.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4.是指那些为了解释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一句话不答也不扣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2.(1)研究理论的模式化;
(2)研究过程的程序化;
(3)测量工具的精确化。
3.(1)劳动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
(2)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人类自己。
(3)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
(4)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性生活功能;
(2)经济生活功能;
(3)精神生活功能;
(4)教育功能;
(5)抚养、赡养功能
(6)稳定社会功能
2.(1)情感方面:情感性——情感中立。
(2)义务方面:扩散性——专一性。
(3)规范方面:特殊性——普遍性。
(4)地位方面:先赋性——自致性。
(5)利益方面:集体——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