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改错题(判断各题对错,判断为对的在括号内打"√",判断为错的在括号内打"×",并予以改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调查者为迎合上级意图去以收集资料,这表明调查者易受观察事物尺度不统一的影响。( )
32.据国外统计,至20世纪末,在社会调查中,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已占到70%以上。( )
33.使用三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称为"三角测量"。( )
34.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采用多阶段抽样,通常在第一阶段使用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而从第二阶段起开始使用非概率比例抽样。( )
35.为了组织有根据的抽样调查,首先必须根据研究对象的社会学性质界定总体,并掌握有关总体的社会情况。( )
36.量表是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方法,它由一组问题构成,用以直接测量人们的态度或观念。( )
37.无结构式观察的最大特点是观察过程的标准化。( )
38.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可以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两大类。( )
39.《关于离婚问题的调查分析》这一报告是以结论式语言为标题的。( )
40.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用于大众刊物上。( )
五、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研究假设
42.效度
43.整群抽样
44.横向比较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5.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在社会现象的认识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46.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47.简述重点调查的特点。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8.根据下列组距资料求算术平均数。(本题允许使用计算器)
某厂工人工资状况
月工资分组(元)X 工人数(人)f 组中值(元)Xmid
400-500 120
500-600 180
600-700 400
700-800 200
800-900 60
900-1000 40
合计 1000
八、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9.试述自填问卷与访问问卷的异同。
50.试述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