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3年10月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 (精美word版)(一)
2013-04-10 19:05: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
A.法定证据制度               
B.“罪从供定”证据制度
C.“罪疑从赦”证据制度       
D.“适度刑讯”证据制度

2.下列事实中,与案件有关联可以成为诉讼证据的是(      )
A.犯罪嫌疑人从前曾实施过与本案情况类似的行为
B.犯罪嫌疑人的个人品格
C.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D.能够证明案件发生时间的气象数据

3.刑事证据的首要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相关性                    
D.合法性

4.我国实事求是证据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
A.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收集证据
B.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绝对忠实于事实真象
C.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收集各种证据
D.法律对每个证据的证明力都明确加以规定

5.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是(      )
A.生理上有缺陷的人          
B.与被害人有亲属关系的人
C.与被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D.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的人

6.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询问不满18周岁的被害人(      )
A.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B.应当通知其委托的代理人到场
C.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D.可以通知其委托的代理人到场

7.在鉴定结论的下列内容中,无效部分是(      )
A.死亡原因                      
B.凶器种类
C.罪过形式                     
D.毒物性质

8.下列证据中,既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证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
C.赃物的复制品                  
D.鉴定结论的抄件

9.对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的“重新订正法”是指(      )
A.将本案各个证据互相比较
B.将已收集到的全部证据重新核查
C.将已收集到的全部证据重新加以相互比较
D.办案人员对证据材料的认识,要随着证据的不断收集而随时予以校正

10.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尚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该项证据属于(      )
A.“正面防御型”辩护证据            
B.“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
C.“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            
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在下列法定证据制度的各项规定中,有一定合理成分的内容包括(      )
A.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固定不变
B.证人亲自得知的情况比传闻更可靠
C.书证的原本比副本更可靠
D.被告人的自白是证据之王
E.排除法官对不同案件中具体证据作出判断的机动性

12.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
A.自行决定是否起诉
B.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C.在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判决前同被告人自行和解
D.申请回避
E.对判决、裁定不服,直接向法院上诉

13.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视听材料发挥证明作用的有(      )
A.出入境口岸的监控设备记录的情况
B.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记录的情况
C.侦查人员从邮电部门调出的有关通话记录
D.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录音、录像资料
E.对搜查、扣押过程制作的录音、录像资料

14.在下列各项关于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不承担指控犯罪的举证责任
B.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承担对其认定的事实的证明责任
C.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承担对其认定事实的举证责任
D.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举证责任有明确的界限
E.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承担举证责任

15.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立案的证明要求是(      )
A.认为有犯罪事实              
B.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E.查获犯罪嫌疑人

16.在实践中,刑事诉讼中的直接证据表现为(      )
A.被害人指认犯罪分子的陈述
B.被告人的供述
C.现场目击者指认犯罪分子的证言
D.某些记载有关犯罪内容的书证
E.某些能够再现犯罪经过的视听资料

17.在刑事诉讼中贯彻言词原则,必须做到(      )
A.证人提供证词必须以言词的方式作口头陈述
B.在法庭调查中,对案件的查证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
C.在法庭调查中,对全部证据的审查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
D.在法庭调查中,应当众进行口头讯问、交叉询问和辩论、质证
E.坚持直接原则

18.在以下关于实物证据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实物证据一般只能从静态上反映案件的某一局部的事实
B.任何一个单独的实物证据,都不可能反映案件的全貌
C.实物证据一般只能成为从某一侧面证明案情的间接证据
D.实物证据是“动态的证据”
E.勘验、检查笔录属于实物证据

19.各种书证的复印件、抄件属于(      )
A.言词证据                    
B.实物证据
C.原始证据                    
D.传来证据
E.直接证据

20.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分类,一般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其相对性表现在(      )
A.某一证据事实有可能同时包括有控诉与辩护两方面的内容
B.某一类证据同时具有控诉与辩护的双重属性
C.一个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常常需要经过反复的审查判断,才能确定
D.有的证据最初可能被当作控诉证据使用,后来随着案情的逐渐明朗,其会起到辩护证据的作用
E.有些证据原来被认为是辩护证据,有可能转化为控诉证据

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21.刑事证据制度同刑法的关系是_________保护关系。

22.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收集证据的人员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律师和_________。

23.人民法院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_________、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提起公诉案件,应决定开庭审判。

24.间接证据必须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相互印证,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并需要借助_________的方法,才能对案件中的主要事实加以证明。

25.任何一个言词证据,通常要经过感受、_________、记忆、复述四个阶段才能形成。

26.原始证据是指从_________或最初来源获得的第一手证明材料。

27.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起诉方提出的控诉证据必须达到_________的要求。

28.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_________。

29.书证的特征主要有:物质性、思想性和_________。

30.在英美证据法中,原始证据被认为是“_________”。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5年7月自考宪法学(一)试.. 下一篇全国2005年4月自考宪法学(一)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