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只要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以后,而没有完成犯罪的,均构成犯罪预备。( )
3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32.根据刑法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方法,骗取所交纳的税款的,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
33.无论行为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绑架他人,均只能构成绑架罪。(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犯罪未得逞。
35.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6.简述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被告人李某,男,1990年2月5日生,无业。2006年10月9日,李某在街道上行走时,楼上一户居民从窗口往下倒水,正好浇在李某头上。李某非常生气,抬头往楼上喊话,问是谁倒的水,可是没有人应答。李某站在原地打电话,叫来朱某(男,17岁)、邓某(男,17岁)和唐某(男,19岁)。四人经过商量,一起来到三楼一家门前敲门。屋内有人问是谁敲门,李某回答说:“警察,查户口!”骗开门后,四人一拥而上,围住开门的田某,质问他为什么向楼下倒水。田某说自己没有向楼下来源:91exam.org倒水,邓某拿出携带的匕首让田某承认,田某被迫承认了。唐某要田某拿出300元钱出来赔偿,田某不愿意,只同意给50元钱。李某向朱某使了一下眼色,朱某进屋搜出一台笔记本电脑。李某对田某说:“限你3天之内拿3000块钱来取电脑。”四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将电脑拿走后当天以1500元的价格卖出。案发后,朱某、邓某和唐某均外逃,李某被抓获。
请结合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构成什么罪?为什么?(6分)
(2)根据刑法的规定,影响对李某适用刑罚轻重的情节主要有哪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