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预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预审程序设置在刑事诉讼中的( )
A.立案阶段 B.侦查阶段
C.起诉阶段 D.审判阶段
2.实行预审制度的国家中,采用侦查式预审形式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罗斯
3.清朝末年预审制度建立后,对刑事案件实行预审的试行地区有京师、天津府和( )
A.奉天 B.长沙
C.西安 D.上海
4.我国现阶段预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
A.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 B.查明同案犯,追清其他犯罪
C.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D.对犯罪分子进行认罪服法教育
5.预审人员在尚未掌握案件确实证据的情况下询问证人,多采用( )
A.报告法 B.提问法
C.讯问法 D.盘问法
6.预审程序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决定是否( )
A.继续侦查 B.受理案件
C.终结侦查 D.移送起诉
7.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预审工作条例(草案)》的是( )
A.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 B.晋绥边区公安局
C.陕甘宁边区保安处 D.山东省公安局
8.在预审阶段研究同类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摸索出( )
A.这类犯罪的原因和条件 B.这类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特点和规律
C.审理这类犯罪嫌疑人的方法 D.预防这类犯罪的有效途径
9.预审人员严格执法、公正办案的基础是( )
A.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B.严禁刑讯逼供
C.严禁徇私枉法 D.严格保守机密
10.预审部门受理案件,分清了侦查与预审的( )
A.办案要求 B.管辖范围
C.不同权限 D.审理责任
11.拘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要求是执行拘捕的手续应当( )
A.符合法定程序 B.充分、完备
C.齐备、合法 D.填写清楚、明确
12.犯罪嫌疑人产生畏罪心理的实质是( )
A.对前途绝望 B.对预审人员不信任
C.害怕承担罪责 D.受过去经验的影响
13.阅卷笔录的类型可分为文字、表格和( )
A.数字 B.图形
C.照片 D.影像
14.为促使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至关重要的是及时识别出犯罪嫌疑人的( )
A.供述动机 B.供述目的
C.供述决意 D.供述征兆
15.预审部门要求看守所重点配合的案件有重大案件和( )
A.疑难案件 B.涉外案件
C.经济犯罪案件 D.暴力团伙案件
16.在询问证人时,如果发现证人陈述前后有矛盾,多采用( )
A.究问法 B.盘问法
C.提问法 D.报告法
17.预审人员在主持对照片的混杂辨认时,提供的照片不得少于( )
A.5人的照片 B.8人的照片
C.9人的照片 D.10人的照片
18.在预审阶段,认定犯罪和确定罪名的标准是犯罪概念和( )
A.犯罪构成要件 B.犯罪种类
C.犯罪本质 D.犯罪特征
19.预审终结的结论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制约公安机关的( )
A.前提 B.终点
C.依据 D.起点
20.在预审杀人案件过程中,查明案情、证实犯罪嫌疑人杀人的重要前提是弄清杀人案件的( )
A.时间、地点 B.因果关系
C.手段、方法 D.动机、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查明盗窃犯罪嫌疑人全部罪行的关键是查明犯罪嫌疑人在每个地方的( )
A.隐匿点 B.活动点
C.联系点 D.落脚点
E.销赃点
22.根据预审实践经验,审查判断证据经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情理判断法、搜查扣押法、侦查实验法、复验复查法以及( )
A.排除法 B.讯问法
C.询问法 D.鉴定法
E.辨认法
23.个别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包括( )
A.审查判断证据的来源 B.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
C.审查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是否有联系 D.审查证据真伪及可靠程度
E.审查证据的保全情况
24.在预审过程中,如需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组织鉴定,其程序包括( )
A.提出鉴定 B.聘请鉴定人
C.提供鉴定材料 D.提出鉴定要求
E.作出鉴定结论
25.重复讯问是发现犯罪嫌疑人口供矛盾的一种方法。重复讯问的方法主要包括( )
A.间歇重复讯问 B.反向重复讯问
C.重点重复讯问 D.变相重复讯问
E.分散重复讯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调查取证必须依法进行,做到及时主动,客观全面,深入细致,有目的、有计划,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并做好_____________工作。
27.审理盗窃案件,讯问和调查工作要始终围绕着追查___________的来源和下落进行。
28.犯罪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和刑事可罚性是其社会危害性的法律形式和___________。
29.审查判断书证的一般刑事方法包括审查书证的产生过程、获取过程、内容、保全情况并对书证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
30.预审人员如果向犯罪嫌疑人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进行讯问时,通常采取的提问方法是___________法。
31.在讯问中,为了试探犯罪嫌疑人的虚实而编排的问题系列称为_____________提问。
32.采用迂回式提问,编组的问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还要有____________性。
3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认识肤浅、片面,_________简单。
34.初犯心理的一个特点是动机斗争激烈,_________薄弱。
35.预审部来源:91考试 网门指定受理案件的人员一般应当是受案后_________________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