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5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完整word版)(一)
2013-04-10 19:09: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时期,使神权法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思想命题是(   )
A.天命无常         B.致天之罚
C.以德配天         D.天下大同
2.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   )
A.分封制         B.世卿世禄制
C.嫡长继承制        D.君权神授制
3.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当时反对最为激烈的是晋国的(   )
A.韩非          B.邓析
C.公孙侨         D.叔向
4.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
A.礼          B.仁
C.政          D.德
5.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天志          B.尚贤
C.功利          D.兼爱
6.下列各项,不属于道家法律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道法自然
C.提倡人定法        D.绝圣弃智
7.法家将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概括为(   )
A.法          B.术
C.势          D.道
8.东汉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清算和批判谶纬神学的思想家是(   )
A.仲长统         B.刘秀
C.王充          D.董仲舒
9.最早提出“礼法名教和君臣制度是一切祸乱的根源”的魏晋玄学家是(   )
A.阮籍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

10.在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思想家是(   )
A.韩愈          B.白居易
C.魏征          D.柳宗元
11.宋代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有治人,无治法       B.无为而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德礼政刑
12.在丘濬看来,“明刑弼教”是刑罚的(   )
A.一般价值         B.普通价值
C.特殊价值         D.根本价值
13.张居正提出“圣王杀以止杀,刑期无刑,不闻纵释有罪以为仁也,”因此宽容犯罪是(   )
A.王者之政         B.圣王之仁
C.姑息之爱         D.明刑弼教
14.元朝初年的立法指导原则是耶律楚材起草的(   )
A.《大扎撒》和《便宜十八事》    B.《陈时务十策》和《大扎撒》
C.《元史刑法志》和《大扎撒》    D.《便宜十八事》和《陈时务十策》
15.“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与下列先秦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正好是相对的?(   )
A.管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16.提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主张的思想家是(   )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张居正
17.魏源抵御西文列强侵略的思想是(   )
A.民主议政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更法,改图        D.广收人才
18.“天下为天下之天下”的主张出自(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曾国藩         D.魏源
19.太平天国最具发展资本主义倾向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原道救世歌》
C.《资政新篇》        D.《十款天条》
20.在张之洞看来,经术中之“最著者”是(   )
A.禁止刑讯         B.亲亲之义、男女之别
C.改良监狱         D.刑罚平,结民心
21.“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求强求富         B.改革旧律
C.共和革命         D.救亡图存
22.“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   )
A.君主立宪         B.民主政治
C.三权分立         D.变法维新
23.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而使人犯罪致刑的根源正是(   )
A.大同          B.苦道
C.欲          D.私
24.《大同书》中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   )
A.设议院         B.开国会
C.去九界         D.行立宪
25.在梁启超的观点中,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   )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部分不同         D.部分相同
26.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完成后,触发了哪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   )
A.改良派与礼教派       B.革命派与礼教派
C.礼教派与法理派       D.洋务派与法理派
27.在建立君主立宪 、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问题是建立(   )
A.代议机构         B.司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8.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孙中山         B.梁启超
C.张之洞         D.沈家本
29.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哪两大问题?(   )
A.土地和人力        B.资本和土地
C.人力和物力        D.资本和物力
30.章太炎系统阐述他对代议制的意见的文章是(   )
A.《革命之道德》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代议然否论》       D.《与马良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有(     )
A.男女有别    来源:91考试 网;     B.亲亲
C.长长          D.友友
E.尊尊
32.管仲提出的“国之四维”包括(     )
A.义          B.信
C.耻          D.廉
E.礼
33.金世宗慎刑思想的内容包括(     )
A.断案当“以情求之”,不以刑讯为然
B.提高审判效率,勿使滞留
C.确立君主最高权威
D.强调宗室与外戚的区别
E.根据犯罪具体情节,区别对待
34.在王夫之的思想中,“三代久安长治”的主要法度包括(     )
A.封建      B.郡县      C.井田
D.肉刑      E.君仁
35.在清末礼法之争中,沈家本为反驳礼教派,主要写了下列哪几篇文章?(     )
A.《陈修订大旨折》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C.《答戴尚书书》   D.《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之区别》
E.《法学盛衰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令顺民心
37.惟仁者宜在高位
38.三纲五常
39.太平之世不立刑
40.巨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5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 下一篇全国2006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