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2)应经合义,礼法融合; (3)“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4)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41.(1)朱熹面对南宋农民起义,提出处理“严”与“宽”的关系学说。 (2)他主张执法“从严”,但反对“滥刑”;他主张恢复肉刑,以“全其性命”。 (3)他主张执法“从严”,并应选拔清官为审判官员,提高审判效率与质量。 (4)他认为严于执法,“而以宽济之”,是治国要道。 42.(1)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 (2)“平恕”为审断之本。 (3)“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4)法学盛衰说。 (5)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流是民主的、科学的,具有进步思想性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43.(1)韩非批判地继承了商鞅、慎到和申不害关于法、势、术的理论,提出“以法为本”, 三者并重,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共同作为治国工具。 (2)第一,法与势结合。势即权力和地位,君主应该“擅势”,集大权于一身;并“抱法处势”,通过君主的权势来推行法律,将“势治”和“法治”结合起来。 第二,法与术结合。术是君主统治的方法、手段,君主树立自己的权势要依靠法,也要靠术;术包括对臣下公开的考察和暗中的操纵。 (3)评价:韩非的思想是对法家这一理论的系统化;说明法家的“法治”实质上是要用严刑峻法和阴谋权术来维持专制君主的统治,这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复杂尖锐所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