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4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精美word版)(一)
2013-04-10 19:14: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nb来源:91 考试网sp;   
B.蒙台梭利
C.赞可夫        
D.裴斯泰洛齐

2.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并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A.杜德海姆        
B.杜威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3.关于家庭德育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庭德育要求家长能言传身教,做好表率
B.家庭德育是计划性、系统性很强的德育
C.家庭德育要求寓教于养,养教结合
D.家庭德育要求寓理于情,情理结合

4.关于德育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B.德育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而不必与个性相联系
C.德育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是共性的具体化
D.德育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就是指个体德育与集体德育相统一

5.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
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
C.思想品质        
D.宗教品质

6.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情境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7.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8.德育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通过直接影响生产资料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B.通过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C.通过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D.通过对生产中人的影响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9.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确定德育目标       
B.制订德育计划
C.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D.检查和总结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    )
A.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德育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
B.对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
C.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关系
D.协调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11.德育工作者的仪表风度、工作作风、思想情操、人格品行都是德育工作者劳动的重要手段,这突出体现德育工作者劳动的(    )
A.长期性特点       
B.主体性特点
C.广延性特点       
D.连续性特点

12.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
A.养教结合        
B.广泛性 
C.隐形性        
D.有组织性

13.与常模参考性检测相联系的品德评定是(    )
A.绝对评定        
B.相对评定
C.个体内差评定       
D.全面评定

14.品德测评的核心部分是(    )
A.标号         
B.说明达到品德测评指标的程度
C.标度         
D.权系数

15.自我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有(    )
A.自觉性、涵育性、实践性、外铄性
B.他律性、涵育性、实践性、外铄性
C.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
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

16.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促进社会的发展     
B.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
C.改善物质生活条件    
D.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

17.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18.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团队活动        
D.校会晨会

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中突出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
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20.关于德育目标与德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B.德育目标可以为德育活动指明方向
C.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全过程
D.德育目标影响德育内容的选择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21.如何理解现代德育是一种发展性德育?
22.人的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规律。
23.德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
24.在德育中应如何贯彻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5.学校德育管理的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转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27.联系实际说明德育有法但无定法。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6年10月自考学前比较教育.. 下一篇2001年(下)比较教育试题 (打印..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