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11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word下载版)(一)
2013-04-10 19:14: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前苏联的教育家(      )
A.苏霍姆林斯基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克鲁普斯卡娅
2.关于“德育规律”与“德育方针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育规律和德育方针政策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
B.德育规律和德育方针政策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C.德育规律是人们主观制定的,德育方针政策则是一种客观存在
D.德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制定的,德育规律则是一种客观存在
3.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杜威                                                          D.加里宁
4.德育的“德”既包括所谓“大德”,也包括所谓“小德”,其中“小德”是指(      )
A.政治品质                                                   B.思想品质
C.道德品质                                                   D.法纪品质
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德是由(      )
A.品德内容、形式和能力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B.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C.品德认识能力、品德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能力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D.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6.相对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而言,学校德育更具有(      )
A.随机性                                                       B.目的性
C.隐形性                                                       D.广泛性
7.与现代德育精神相违背的德育特征是(      )
A.发展性                      B.主体性                   C.封闭性                      D.创造性
8.人的品德发展离不开环境和教育,但决定人的品德发展的是(      )
A.实践活动                                                   B.生理因素
C.遗传因素                                                   D.社会因素
9.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家庭环境                                                   B.学校德育
C.生产方式                                                   D.社会文化
10.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四大项内容是(      )
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
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
C.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民主教育
D.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11.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提供蓝图和依据,指导、调节、控制德育过程的是(      )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途径
12.品德评价法的主要方式包括(      )
A.讲解法、讨论法、评比法和操行评定
B.奖励法、惩罚法、评比法和操行评定
C.说理法、奖励法、评比法和惩罚法
D.奖励法、惩罚法、陶冶法和评比法
13.德育活动锻炼的方式很多,对学生来说最主要最经常的锻炼活动是(      )
A.社会活动                                                   B.学习活动
C.生产劳动                                                   D.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14.学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各科教学                                                   B.团队活动
C.家校共育                                                   D.班主任工作
1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含义是指(      )
A.主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B.主要做好优秀生的扬长避短工作
C.主要做好中等生的提高补差工作
D.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6.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德育是个人进行品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
B.品德修养与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具有一致性
C.品德修养与德育的过程具有同步性
D.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对象范围具有一致性
17.为区分不同的测评指标,可以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赋予不同的数值,这种数值叫做(      )
A.权系数                                                       B.标号
C.标度                                                          D.达成度
18.以常模为标准,对个体的品德状态进行的评定,叫做(      )
A.绝对评定                                                   B.到达度评定
C.相对评定                                                   D.个体内差评定
19.相对于学校德育而言,社会德育更具(      )
A.计划性和复杂性                                         B.目的性和广泛性
C.组织性和自主选择性                                  D.复杂性和自主选择性
20.学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确定德育目标                                            B.制订德育计划
C.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D.检查和总结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22.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23.班集体的涵义及其德育作用。
24.德育工作者的素养。
25.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德育要遵循的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
27.因材施教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3年10月自考学前比较教育.. 下一篇全国2005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