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07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儿童能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
6.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 )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
C.目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
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布鲁姆
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 )
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
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 )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极高
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 &nbs来源:91exam.orgp; )
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 )
A.5岁
B.7岁
C.9岁
D.11岁
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3.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
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
A.联想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
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 )
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
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 )
A.强化
B.强制
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
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
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
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概念
22.反应定势
23.成就动机
24.道德信念
25.群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特色与趋势。
27.简述问题教学的基本内容。
28.简述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一般内容。
29.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30.简述学习迁移在教育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