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4年7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4-10 19:16: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零点是相对的,具有相等的单位,一般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的数据是(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2.表明测验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的代表性样本的程度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            
B.效标关联效度     
C.结构效度           
D.构想效度

3.某班5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是9、7、7、8、9,其平均差是(      )。
A.0.5               
B.0.8         
C.1.5               
D.2

4.已知某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为103,中数为99.6,其众数为(      )。
A.99.6               
B.103         
C.101.3              
D.92.8

5.有一列数据为{3,6,7,9,9,10,12,16,17,20},则该组数据的中数是(      )。
A.9               
B.9.5         
C.10               
D.10.5

6.一名学生考试成绩转换成T分数为T=60,则其Z分数应该是(      )。
A.-1               
B.0         
C.1               
D.2

7.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量是(      )。
A.相关系数              
B.差异系数         
C.集中量数              
D.差异量数

8.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随着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随之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完全相关              
D.零相关

9.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和12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      )。
A.20                
B.21         
C.22                
D.23

10.次数分布表中25~35一组的组中值应该是(      )。
A.29.5                
B.30         
C.30.5                
D.31

11.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
A.75.93                
B.76.21         
C.80.2                 
D.73.2

12.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是50,标准差是4,Z值是2的原始数据是(     来源:91考试网; )。
A.50.2                 
B.53.1         
C.58                 
D.60

13.统计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概率分布                
D.F分布

14.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
A.计算题                
B.证明题         
C.作图题                
D.匹配题

15.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13,12,15,10,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
A.3                 
B.4         
C.46                 
D.50

16.项目区分被试水平高低的能力的量度是(      )。
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17.比纳的智力测验采用的是(      )。
A.年龄常模                
B.年级常模         
C.百分等级常模               
D.标准分数常模

18.x2值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C.(-∞,∞)                
D.[1,∞]

19.某市10岁男孩平均身高为120厘米,标准差为4.8厘米,其差异系数应为(      )。
A.4                 
B.0.04         
C.25                 
D.2500

20.一次测验所得的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80,标准差为10,从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样本,则其平均数的标准误应是(      )。
A.1.63         
B.2         
C.2.4         
D.2.64

21.一次检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方法是(      )。
A.Z检验               
B. t检验         
C.F检验               
D.方差分析

22.从心理测验使用的材料看,画人、画树、图形推理以及要求被试使用积木块拼图案等类型的测验, 皆是(      )。
A.典型作为测验                
B.非文字式心理测验        
C.非限时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23.一般说来,被试能最好被区分开来的项目难度为(      )。
A.0.3                
B.0.5         
C.0.7                
D.1

24.某测验的一道满分为5分的试题,5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2分,则此项目难度指数P应是(      )。
A.0.24                 
B.0.48         
C.0.64                 
D.1

25.当df=1,显著性水平α=0.01时,x2值是(      )。
A.3.84              
B.6.66        
C.1.96             
D.2.58

26.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一西蒙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27.标准化考试
28.测验项目的难度
29.命题双向细目表
30.统计量
31.危机域
32.随机变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3.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4.进行方差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35.简述统计假设的一般步骤。
36.心理测验的用途有哪些?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7年7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 下一篇全国2005年10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