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零点是相对的,具有相等的单位,一般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的数据是(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2.表明测验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的代表性样本的程度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
B.效标关联效度
C.结构效度
D.构想效度
3.某班5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是9、7、7、8、9,其平均差是( )。
A.0.5
B.0.8
C.1.5
D.2
4.已知某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为103,中数为99.6,其众数为( )。
A.99.6
B.103
C.101.3
D.92.8
5.有一列数据为{3,6,7,9,9,10,12,16,17,20},则该组数据的中数是( )。
A.9
B.9.5
C.10
D.10.5
6.一名学生考试成绩转换成T分数为T=60,则其Z分数应该是( )。
A.-1
B.0
C.1
D.2
7.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量是( )。
A.相关系数
B.差异系数
C.集中量数
D.差异量数
8.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随着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随之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完全相关
D.零相关
9.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和12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 )。
A.20
B.21
C.22
D.23
10.次数分布表中25~35一组的组中值应该是( )。
A.29.5
B.30
C.30.5
D.31
11.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
A.75.93
B.76.21
C.80.2
D.73.2
12.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是50,标准差是4,Z值是2的原始数据是(  来源:91考试网; )。
A.50.2
B.53.1
C.58
D.60
13.统计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概率分布
D.F分布
14.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
A.计算题
B.证明题
C.作图题
D.匹配题
15.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13,12,15,10,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
A.3
B.4
C.46
D.50
16.项目区分被试水平高低的能力的量度是( )。
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17.比纳的智力测验采用的是( )。
A.年龄常模
B.年级常模
C.百分等级常模
D.标准分数常模
18.x2值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C.(-∞,∞)
D.[1,∞]
19.某市10岁男孩平均身高为120厘米,标准差为4.8厘米,其差异系数应为( )。
A.4
B.0.04
C.25
D.2500
20.一次测验所得的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80,标准差为10,从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样本,则其平均数的标准误应是( )。
A.1.63
B.2
C.2.4
D.2.64
21.一次检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方法是( )。
A.Z检验
B. t检验
C.F检验
D.方差分析
22.从心理测验使用的材料看,画人、画树、图形推理以及要求被试使用积木块拼图案等类型的测验, 皆是( )。
A.典型作为测验
B.非文字式心理测验
C.非限时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23.一般说来,被试能最好被区分开来的项目难度为( )。
A.0.3
B.0.5
C.0.7
D.1
24.某测验的一道满分为5分的试题,5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2分,则此项目难度指数P应是( )。
A.0.24
B.0.48
C.0.64
D.1
25.当df=1,显著性水平α=0.01时,x2值是( )。
A.3.84
B.6.66
C.1.96
D.2.58
26.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一西蒙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27.标准化考试
28.测验项目的难度
29.命题双向细目表
30.统计量
31.危机域
32.随机变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3.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4.进行方差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35.简述统计假设的一般步骤。
36.心理测验的用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