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过了。初二某班是自习课。张老师经过该班教室时,由于身体不舒服便忍不住咳嗽了几下。这时,该班的陈明同学跟着张老师的咳嗽声连续高声咳了几下,全班同学哄然大笑。张老师联想到前几天自己经过该班时也有学生模仿自己咳嗽的现象,不禁走入教室,问是哪一位同学模仿自己的。几位同学都说是陈明。张老师便立即叫陈明到教师办公室来,问他为什么要模仿教师咳嗽。陈明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辱骂教师。双方在言语上便冲撞起来。陈明甚至恐吓张老师:“你走着瞧,你出街便打倒你。”张老师听到这句话后,更加气愤了,一手抓着陈明的手,另一只手抓住陈明的脖子想把他的头按下去。陈明边反抗边吼:“你敢打我,我叫我爸爸来收拾你!”后来,办公室的其他教师过来劝开双方。陈明悻悻地走了。 第二天上午,陈明的父亲带领十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大吵大闹,说张老师打伤了陈明的头,以致他头晕,呕吐,不能继续上课,要立即住院,并要学校和张老师拿出十几万元来做医疗费,如果不给便“打碎张老师的骨头”。其中闹事者还打坏了学校的1扇门和3把椅子。面对这紧张的气氛,我沉住气,保持冷静的头脑及和蔼的态度。我首先安排陈明的父亲和叔叔坐下来,并倒杯开水给他们,让他们先冷静下来,让他们明白这里是学校,是可以说理和解决问题的地方。其次我找来陈明,让他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如实地说给大家听。但陈明却歪曲了事实,强调张老师把他打得很重,显得伤势很严重的样子,非住院不可。在场的几位教师都说陈明夸大了冲突的情况。在我和几位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下,陈明逐渐有了悔意。我抓紧时机开导他:如果不弄清事实的经过,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这时,他流着泪讲清了和张老师发生冲突的真实经过,承认张老师没有打伤自己,是自己假装被张老师打伤的。陈明说出了夸大冲突的真实原因,是想利用家里人多势众来整治张老师,为自己出口气,因为张老师太不给自己面子了。我弄清了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后,作了客观、冷静的分析和说理,教师、学生、家长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都作了自我批评。最后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握手言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