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体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选项中,哪一个是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 )
A.感知觉 B.思维
C.想象 D.表象
2.感知运动方向时用到的是( )
A.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 B.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
C.本体运动方位感知觉 D.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
3.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动作的讲解是以________的方式进入学生大脑的。( )
A.动作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4.以下哪种注意类型的运动员更适合从事围棋项目?( )
A.广阔外部 B.广阔内部
C.狭窄外部 D.狭窄内部
5.个人面对成就情境时,把完成任务看成是显示个人能力的最好机会,主要关注自己与他人相比的成绩,这样的个人属于( )
A.任务参与型 B.自我参与型
C.高任务低自我型 D.低任务高自我型
6.早上起床后,看到地面上有水,就知道夜里下雨了,这一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为( )
A.表象 B.想象
C.思维 D.记忆
7.强调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托尔曼
C.苛勒 D.魏特海墨
8.______是促进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
A.体育活动动机 B.体育活动兴趣
C.体育活动需要 D.体育活动态度
9.斯金纳用_____________解释人类的学习。( )
A.联结说 B.观察说
C.顿悟说 D.强化说
10.在训练目标制定中,一般来说___________目标效果最差。( )
A.模糊 B.具体
C.短期 D.精确
11.以下哪一项属于闭锁性运动技能项目?( )
A.篮球 B.链球
C.水球 D.排球
12.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在____________阶段,教师要进行全面的动作概念讲解。( )
A.模仿动作 B.初步掌握动作
C.动作熟练 D.听讲解
13.学会了俯卧式跳高,再学习背越式跳高时会由于两者脚尖或踏跳等的不同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在心理学上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称为(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4.SSIP是_____________的简称。( )
A.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B.心理学会
C.体育心理学会 D.中国运动心理学会
15.在学习理论方面,提出联结主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托尔曼 D.班杜拉
16.自生放松方法是_____________提出的。( )
A.任未多 B.舒尔兹
C.刘淑慧 D.雅克布森
17.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教学的言语指导形式?( )
A.语音 B.语调
C.指示 D.口哨
18.一个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好用力的时间,错误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感知觉原因 B.思维过程的原因
C.情绪情感的原因 D.意志品质的原因
19.把技术动作按结构分成几个环节逐次进行练习的方法是( )
A.完整法 B.分解法
C.集中法 D.分散法
20.在调查问卷中,用来说明答卷方法、要求、时间等内容的部分称为( )
A.标题 B.前言
C.指导语 D.结束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究_____________范围内的有关心理问题;二是研究与从事_____________有关的心理问题。
22.在______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__年代,体育运动心理学处于相对停滞阶段。
23.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4.体育运动以_____________为表现形式,以某种_____________为载体。
25.在中小学阶段,体育_____________的作用突出;在大学阶段,体育_____________的作用更大。
26.导致体育参与行为的动机可由_____________诱发,也可由_____________因素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27.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可通过反应的_____________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_____________进行学习。
28.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有模拟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_____________ 训练、_____________ 训练等。
29.调节学生注意的方法有课前引导、转移调节、环境调节、__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___调节。
30.心理测量的操作者称为_____________,研究对象称为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
32.心理技能训练
33.自我效能感
34.完整练习法
35.文献综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