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体育保健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9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自然环境是( )
A.生物圈 B.经济圈
C.社会环境 D.政治环境
2.运动结束后至少隔多少时间才能进餐?( )
A.10分钟后 B.30分钟后
C.2小时后 D.4小时后
3.蛋白质的供应量一般成人约占总热能供应量的( )
A.45-60% B.20-30%
C.10-12% D.60-70%
4.女子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是( )
A.肩带肌肉力量较大 B.各关节弹性不如男性
C.骨骼所含水份和脂肪较少 D.抗压抗弯能力较男子小
5.少年性高血压的主要特点是( )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 D.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升高
6.运动员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需继续慢跑的原理是( )
A.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B.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C.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D.防止重力性休克
7.运动员心率较慢,提示心功能良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最大吸氧量高于一般人 B.每搏输出量大,血管弹性好
C.心脏前负荷较大 D.全身耗氧量小于正常人
8.过度训练可以经常出现在( )
A.训练或比赛时 B.剧烈运动或比赛前
C.任何时候 D.剧烈运动或比赛后
9.成年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好方式是( )
A.充足的营养 B.保证睡眠
C.全身按摩 D.活动性休息
10.反映人体形态的指标主要有( )
A.体重、身高、胸围 B.心率、摄氧量
C.基础代谢 D.呼吸频率
11.早锻炼的活动时间应控制在( )
A.20—30分钟内 B.30—40分钟内
C.1小时为宜 D.可随意安排
12.室外运动场的方位最好是( )
A.偏西北 B.不考虑
C.正东西 D.正南北
13.绷带的“8”字形包扎适合于( )
A.颈部 B.上臂
C.踝关节 D.桡腕关节
14.四肢按摩结束时,为了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下面四种手法首选哪种?( )
A.揉法 B.按法
C.抖法 D.摩法
15.髌骨劳损的积极治疗方法为( )
A.理疗 B.站桩
C.中药外敷 D.封闭治疗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6.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慢性损害主要表现在职业病上。( )
17.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应以速度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为主。( )
18.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主要生理指标。( )
19.一般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高峰应控制在基本部分的中期偏后。( )
20.饮食情况变化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 )
21.搓法适用于四肢。( )
22.按摩一般应顺着血液和淋巴回流方向进行。( )
23.螺旋形包扎适合于颈部。( )
24.骨骺损伤是成年运动员的常见损伤。( )
25.脑部受到撞击称为脑震荡。(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目前已知的30多种维生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27.儿童少年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绝对值比成年人______,相对值(以每公斤体重计算)比成年人______。
28.运动性疲劳的内脏疲劳多表现为______和______的疲劳。
29.课外活动的目的是______,所需时间一般为______。
30.食物中糖的主要来源以______为主,在人体内1克糖氧化可产生______热能。
31.体育教学健康分组中发育或健康状况有明显异常的列入______组,发育或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但功能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平时很少参加活动的人列入______组。
32.在一来源:91exam.org般营养调查工作中,可用较简便的______法或______法来计算热能平衡。
33.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固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34.运动性病症是指______,而运动损伤是指______。
35.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公认是由于______所致,______是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