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小学班主任试题 (word下载版)(一)
2013-04-10 19:21: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2分)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             
  B.课堂教学
  C.分组教学             
  D.复式教学

2.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内容是(     )。
  A.班集体建设             
  B.班级管理
  C.班级活动               
  D.班级教育工作

3.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且每一个体的现实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都是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也不一样,这要求班主任工作必须具备(     )的特点。
  A.创造性             
  B.协调性
  C.主导性             
  D.示范性

4.小学生骨骼增长较快,但骨化尚未完成,这要求班主任必须注意(     )。
  A.避免过度疲劳             
  B.体育活动强度不宜过大
  C.体育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D.使儿童的姿势正确

5.在大小知觉方面,中年级的学生已逐渐能够运用(     )来比较空间面积的大小。
  A.目测                 
  B.比测
  C.推理判断             
  D.借用工具

6.对小学生应该加强(     )的引导,培养观察的技能。
  A.方位顺序             
  B.方向顺序
  C.时间顺序             
  D.空间顺序

7.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关键年龄是在(     )年级。
  A.一             
  B.二
  C.三             
  D.四

8.对于道德两难问题:一个小朋友在做家务时不小心打破十个杯子,另一个小朋友因偷吃饼干打破一个杯子。五岁的儿童认为是前者不好;部分的七岁儿童认为前者不好,而后者更不好;绝大多数九岁的儿童则认为是后者不好。这说明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     )特点。
  A.从效果到动机             
  B.从动机到效果
  C.从片面到全面            
  D.从他人到自己

9.所谓(     ),是人们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A.理智感             
  B.美感
  C.情感               
  D.道德感

10.(     )是主体对自身的意识,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对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A.自我批评             
  B.自我意识
  C.道德判断力           
  D.观察力

11.(     )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班主任要搞好工作,就应该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教育过程的重心;充分尊重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A.学生主体原则             
  B.教学主体原则
  C.教师主体原则             
  D.教育主体原则

12.后进生在行动上受自尊心的驱使,常常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一种是冷酷地生活,对一切人都采取回避的恶意的态度;另一种是冒险行事,往往产生严重的道德过错。这反映了后进生的(     )心理。
  A.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
  B.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
  C.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
  D.先进和后进的矛盾

13.以身作则原则是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也说明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     )。
  A.活动性             
  B.科学性
  C.示范性             
  D.教育性

14.目标不明确或没目标的班级群体是(     )的班级群体。
  A.集团型             
  B.浮动型
  C.松散型             
  D.集体型

15.班级内部平等的人际关系体现在_____和_____上。(     )
  A.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B.生生关系教学关系
  C.教学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D.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16.下列不属于少先队性质的范畴的是(     )。
  A.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B.具有科学教育的启蒙性
  C.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具有独立自主性

17.对班级教师集体进行评价时,要有计划地听课,了解教师授课水平和效果,要参加班级学生活动,反映了(     )的基本精神。
  A.科任教师集体自评法     
  B.资料分析法
  C.活动评价法             
  D.综合评定法

18.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介环节,(     )是对班级管理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价值判断。
  A.检查             
  B.管理
  C.组织             
  D.总结

19.一般而言,班级工作计划包括(     )等基本内容。
  A.准备、写出计划草案、确定计划
  B.了解情况、准备、实施
  C.准备阶段、班级基本情况、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实施计划的检查和评估
  D.班级基本情况、管理目标、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实施计划的检查和评估

20.班务日记一般由(     )填写,记载一天内各方面的情况。
  A.班主任             
  B.教导主任
  C.值日的班干部       
  D.值日的老师

21.班级活动中的(     ),是以开阔学生视野、补充新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A.课外阅读活动             
  B.社会公益活动
  C.体育娱乐活动             
  D.科技活动

22.班级活动中的(     ),是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而设计的教育性较强的主题。
  A.季节性主题             
  B.系列性主题
  C.实践性主题             
  D.问题性主题

23.(     )既能培养孩子优美的情操,帮助他们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又能帮助孩子学习普通话。
  A.劳动                 
  B.诗歌朗诵
  C.综合趣味晚会活动     
  D.体育活动

24.课外读物的(     ),要求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儿童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
  A.思想性             
  B.教育性
  C.广泛性             
  D.可接受性

25.对具有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心理的学生应该用(     )。
  A.商讨式谈话             
  B.点拨式谈话
  C.批评式谈话           来源:www.91exam.org;  
  D.循异式谈话

26.班级个别教育的情感纽带是(     )。
  A.尊重学生,关心信任             
  B.严格要求,民主公正
  C.热爱学生,民主公正             
  D.热爱学生,坦诚相待

27.偶发事件涉及的范围和程度,尽管有大有小,但从其的发展来看,它具有比一般事件更大的影响,这体现了偶发事件的(     )。
  A.偶然性             
  B.突发性
  C.爆炸性             
  D.危害性

28.榜样的(     )体现为,它可以像镜子那样促使受教育者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地克服缺点,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A.激励作用             
  B.调节作用
  C.矫正作用             
  D.导向作用

29.后进生是指(     )的学生。
  A.品德差、学习差            
  B.品德差、学习不差
  C.品德不差、学习差           
  D.“智力落后”
30.通过评价,能够发现问题,能够为调整班主任工作找出依据,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这是班主任工作评价的(     )作用。
  A.导向作用             
  B.调节作用
  C.激励作用             
  D.鉴定作用

31.班主任(     )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
  A.工作职责             
  B.工作过程
  C.工作效果             
  D.自身素质

32.在实施班主任工作评价时,(     )是评价的前提。
  A.确定标准             
  B.组织动员
  C.收集资料              
  D.分析判断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小学生情感的培养。

2.简述班主任在工作中贯彻公平公正原则的具体要求。

3.简述班级的作用。

4.简述做好班级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

5.简述劳动的教育意义。

6.简述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论述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

2.如何对班会进行总结,并对班会予以深化。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小学班主.. 下一篇全国2012年1月自考小学班主任试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