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8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解决改造世界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体系的( )
A.基础研究
B.开发研究
C.技术研究
D.应用研究
2.科学活动的成果是( )
A.科学劳动软件
B.科学实验
C.规律
D.知识
3.把原理或新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是创造性探讨教学( )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
A.发展推广
B.实践
C.动手制作
D.实验
4.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称为( )
A.理论工具
B.物质手段
C.科学方法
D.科学知识
5.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 )结构。
A.价值规范
B.科学
C.道德准则
D.人文
6.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是创造性探讨教学( )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
A.设计验证
B.解释
C.把握问题
D.推论
7.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过程、结果的信息,从而及时调节、矫正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使其达到整体优化,这是教育评价具有的( )
A.激发功能
B.改进功能
C.导向功能
D.反馈功能
8.由反射镜组成的光学系统是激光器结构中的( )部分。
A.工作物质
B.泵浦源
C.谐振腔
D.发光材料
9.在教育评价中,对用观察法、交谈法等取得的较难量化的教育资料,一般都采用( )
A.定性评价
B.模糊评价
C.内部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0.综合学科和横向学科的不断出现和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作用和渗透,体现了当代科学发展的( )趋势。
A.方法化
B.社会化
C.整体化
D.定量化
11.现代计算机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起,叫做( )
A.存储器
B.微处理器
C.硬件
D.系统软件
12.截止目前,我国研制的巨型计算机其最高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
A.1亿次
B.100亿次
C.2840亿次
D.3840亿次
1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承担者是( )
A.核糖核酸
B.核酸
C.核糖
D.氨基酸
14.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灵魂是贯彻( )
A.自主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15.按材料类别划分,漆器、玻璃钢、树脂等属于( )
A.复合材料
B.高分子材料
C.有机材料
D.无机金属材料
16.微电子技术领域中最主要的技术是( )
A.集成电路技术
B.晶体管技术
C.电子管技术
D.半导体技术
17.近代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理论是从康德提出的( )开始的。
A.板块学说
B.聚变理论
C.星云假说
D.大爆炸理论
18.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A.班级活动
B.群众活动
C.社团活动
D.个人活动
19.青少年利用一定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实际操作,独立地完成某种实物作品,这是科技活动中的( )
A.实验法
B.制作法
C.创作法
D.研究法
20.科学月活动、科技博览会、科普报告、科技讨论会等属于青少年活动中的( )
A.个人活动
B.群众活动
C.科技社团
D.班级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科学精神教育基本内容包括( )
A.求实
B.顺从
C.创新
D.协作
E.献身
22.科学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改进功能
D.鉴定功能
E.有序功能
23.激光的性质包括( )
A.光频率高
B.亮度高
C.单色性好
D.方向性强
E.闪光时间短
24.活动课程和科技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
A.预测性
B.创造性
C.敏锐性
D.实践性
E.独立性
25.科技活动中运用教练法应做到( )
A.反复练习
B.循序渐进
C.示范准确
D.讲述得当
E.讲练结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数学方法在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研究领域的运用,使该领域研究呈现出 趋势。
27.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包括参与意识和 意识两个方面。
28.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探索、解释和 。
29.目前我国的科学教育采用 的方式。
30.通过批判、反驳错误的论据、论证和论点而建立起正确论点的科学论文被称为 。
31.所谓实践包括直接观测、历史数据、数据模拟等,总的来说最根本最主要的实践应该来自 。
32.细胞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发育、成长、衰老、死亡,这些都是由 控制的。
33.人类DNA中约有 个基因。
34.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强子、轻子和 三大类。
35.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 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