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04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54年发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解决教学问题,推动了当时程序教学运动发展的学者是( )
A.普莱西
B.伯克
C.戴尔
D.斯金纳
2.教育技术术语的最早出现时间是( )
A.1928年
B.19来源:91考试 网38年
C.1948年
D.不明确
3.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称为教学媒体个别特性中的( )
A.表现力
B.重现力
C.参与性
D.受控性
4.能扩大教学规模和学习资源的媒体为( )
A.语言媒体
B.文字媒体
C.印刷媒体
D.电子媒体
5.分类图属于( )
A.图表
B.简略图
C.统计图
D.线条图
6.被公认最有弹性和最经济的展示平面是( )
A.挂图
B.电子白板
C.磁板
D.黑板
7.投影器放映时,当图像调整到适合学生观看的银幕中间位置时,图像呈梯形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
A.调整调焦旋钮
B.调整反光镜
C.银幕前倾一微小角度
D.改变投影片的位置
8.在放像的过程中,先按下录像机的暂停键就使放像过程暂停,再按下( )就结束暂停状态重新放像。
A.停止键
B.暂停键
C.寻像键
D.快进键
9.我们无法直接用肉眼看清子弹击中玻璃杯的瞬间玻璃杯是如何破碎的情景,但利用非常高的速度拍摄整个过程再以正常速度播放,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玻璃杯破碎的全过程。这是利用了活动图像的( )特性。
A.时间的扩展
B.时间的变换
C.时间的压缩
D.空间的操作
10.摄像时,一般用( )介绍人的位置、状态、相互关系。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11.静态视觉图像中( )结构给人以柔和、优美感。
A.横线
B.垂直线
C.斜线
D.曲线
12.本地的计算机可以登录到远方的服务器上,将服务器上的文件复制到本地的计算机上。这种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属于( )功能。
A.电子邮件系统
B.远程登录
C.文件传输
D.布告牌系统和新闻组
13.把强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的技能学习中时,需要把另一个因素加入进去,就是( )
A.“提示”
B.“反应”
C.“强化”
D.“识记”
14.模拟的一个特殊价值就是可以使( )的应用清晰直接。
A.发现学习
B.共同学习
C.合作学习
D.计算机辅助学习
15.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分析,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 )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A.自学能力
B.学习技巧
C.有效学习
D.创新意识
16.学生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叫学生的初始能力。
A.相对于学生而言
B.相对于教学过程而言
C.相对于教师而言
D.相对于教学设计人员而言
17.智力技能中,最低一层是( )
A.辨别
B.形成概念
C.使用规则
D.解决问题
18.布卢姆认知学习领域的“知道”是指( )
A.把握知识材料的意义
B.运用新知识
C.对先前知识的回忆
D.把复杂的知识分解
19.替代式教学策略中( )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A.教师
B.学生
C.主办单位
D.主持人
20.用来描述计算机存储量的最小单位是( )
A. byte
B. Kb
C. bit
D. M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1972年在美国《视听教育》发表的《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表述》一文认为,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 )的发展有关。
A.视听教学
B.程序教学
C.社区教学
D.系统化设计教学
E.个别化教学
22.按传播范围分类,可将媒体分为( )
A.印刷媒体
B.人际交流媒体
C.非印刷媒体
D.大众传播媒体
E.单向传播媒体
23.下列选项中对图示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式简练
B.容易获得
C.价廉物美
D.画面一般较小
E.有一定的抽象性
24.下列快门速度中,最好使用三脚架的是( )
A.T门
B.B门
C.2
D.125
E.60
25.以下选项中是黑白片的为( )
A.色盲片
B.分色片
C.全色片
D.红外线片
E.彩色片
26.静态视觉图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 )
A.线条
B.形状
C.大小
D.质感
E.色彩
27.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主要有( )
A.键盘
B.鼠标
C.游戏杆
D.显示器
E.扫描仪
28.在远程会议系统中,以下选项属于基于计算机会议系统的是( )
A.电话会议系统
B.音频图形会议系统
C.数据会议系统
D.多媒体会议系统
E.虚拟会议系统
29.教师的“教授过程”应包括( )等过程。
A.教师对教学的准备
B.课前预习
C.教学的实施
D.课后练习
E.教学评价
30.( )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框架,有可以操作的原则和程序,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
A.互助交流模式
B.人机对话模式
C.共同学习模式
D.小组合作加速学习模式
E.网络沟通模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教育技术(按基本定义解释)
32.视觉文化
33.学习需要
34.学生的一般特征
35.教学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