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7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4-10 19:24: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      )
A.数量特征 B.本质属性
C.相互关系 D.存在形式
2.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体操活动中,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A.加减运算 B.空间方位
C.集合 D.排序
3.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
A.小班前期 B.小班中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
4.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始于(      )
A.动作 B.教学
C.游戏 D.生活
5.从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数学教育目标,其归宿都需落实到(&nb来源:91 考试网sp;     )
A.教学活动 B.教师观念
C.儿童发展 D.社会进步
6.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A.数量关系 B.数学概念
C.数学方法 D.数学知识
7.“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      )
A.集体与小组结合 B.小组活动
C.集体活动 D.游戏活动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      )
A.目标 B.材料
C.规则 D.结果
9.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      )
A.对应关系 B.序列关系
C.等量关系 D.包含关系
10.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1.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      )
A.层级分类 B.多重分类
C.多角度分类 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
12.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A.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C.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按物计数——口头数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13.以下选项中,属于大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
A.会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5以内)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B.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
D.认识阿拉伯数字1~10
14.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      )
A.教师讲解、示范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
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
15.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      )
A.算式题 B.实物加减
C.口述应用题 D.数的组成
16.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      )
A.自编应用题 B.教师口述应用题
C.日常生活情境 D.游戏形式
17.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
A.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B.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C.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D.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18.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
A.对图形进行比较 B.渗透图形守恒教育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9.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并对测量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20.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      )
A.学前班 B.大班
C.中班 D.小班
21.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      )
A.自身为中心 B.参照物为中心
C.天地为中心 D.方向为中心
22.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      )
A.教学活动 B.智力发展
C.游戏活动 D.生活经验
2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      )
A.确定评价目的 B.设计评价方案
C.收集评价资料 D.处理评价结果
24.通过评价来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等,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鉴别作用 B.诊断作用
C.改进作用 D.导向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儿童的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
A.和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 B.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C.和同伴的相互作用 D.和数学知识的相互作用
E.和活动场所的相互作用
26.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依据有(          )
A.教育目的 B.教师
C.儿童 D.社会
E.学科
2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有(          )
A.操作法 B.演示、讲解法
C.游戏法 D.发现法
E.观察、比较法
28.以下选项中,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
A.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不同”、“相同”等等
B.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C.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D.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E.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
29.学前儿童的排序活动可分为(          )
A.按规则排序 B.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C.按数量和数排序 D.按差异排序
E.按面积与体积排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31.简述数学教育总目标所表达的思想。
3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33.指导学前儿童空间概念教育的要点有哪些?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7年1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 下一篇全国2007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