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处于句法结构发展( )阶段的儿童常常用“球球”表示“这是一个球”、“我要球球”等。
A.不完整句
B.完整句
C.复合句
D.电报句
2.( )的语言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儿童被动模仿学习语言的看法。
A.行为主义
B.先天论
C.认知相互作用论
D.社会相互作用论
3.出生不到10天的婴儿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出生24天之后的婴儿能够区别父母和陌生人的声音。这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 )
A.前语言感知能力
B.前语言发音能力
C.前语言交际能力
D.前语言扩展能力
4.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形式、( )等方面的发展。
A.语音和语法
B.语言内容和语法
C.语言运用和语言内容
D.语言运用和句义
5.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在儿童语言正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A.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B.儿童的遗传和成熟
C.外界环境的语言刺激
D.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环境
6.通过自身的( )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
A.操作活动
B.动手操作
C.动脑操作
D.手脑并用的操作
7.整合教育观认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主要是社会知识、( )有效的结合。
A.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B.情感态度和语言知识
C.认知知识和学科知识
D.认知知识和情感态度
8.儿童语言学习的四范畴说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涉及( )和语言交际环境范畴四个相互联系的范畴。
A.词汇范畴、语法规则范畴、语言规则范畴
B.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符号记忆范畴、语言表征范畴
C.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
D.语言操作范畴、语法规则范畴、语言表征范畴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儿童( )的总体要求确定的。
A.保育和智育
B.德育和智育
C.德育和教育
D.保育和教育
1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倾听、表述、( )和早期阅读四个块面。
A.社会性
B.游戏
C.谈话
D.欣赏文学作品
11.渗透的语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A.促进学前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言语交流
B.促进学前儿童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规范语言
C.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D.帮助学前儿童获得完整、规范和系统的语言知识
12.( )有利于学前儿童对己有的零碎的语言经验进行提炼和深化。
A.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和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B.日常语言教育活动和基本语言教育活动
C.日常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D.基本语言教育活动和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13.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 ),要求教师既要为儿童提供说话的机会,又要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运用规范语言的习惯。
A.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原则
B.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原则
C.自由与规范相统一原则
D.示范与练习相结合原则
1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积极反馈信息的途径。
A.实施
B.设计
C.组织
D.评价
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A.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
B.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C.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教育行为的评价
D.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16.在谈话活动“我喜爱的糖果”中,中心话题是( )
A.糖果的来源
B.自己喜爱的糖果
C.自己喜欢吃糖果
D.糖果的制造
17.在一次讲述活动中,老师组织幼儿看一段录象,并指导幼儿讲述录象内容。这种讲述属于( )
A.看图讲述
B.说明性讲述
C.实物讲述
D.情景表演讲述
18.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是一种( )
A.语言游戏
B.规则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9.在听说游戏活动的( )环节,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A.设置游戏情景
B.交代游戏规则
C.教师引导游戏
D.幼儿自主游戏
20.(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系统学习语言的过程。
A.渗透的语言教育
B.专门的语言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D.游戏中的语言教育
21.在组织故事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 )游戏道具。
A.逼真的
B.装饰很强的
C.简单、易于操作的
D.新奇、复杂的
22.幼儿园的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整体表演型、分段表演型和( )三种类型。
A.角色活动型
B.细节表演型
C.结尾表演型
D.首尾表演型
2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前图书阅读经验、前书写经验和( )
A.前图书制作经验
B.前文字辨认经验
C.前识字经验
D.前绘画经验
24.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讲述活动可分为看图讲述( )
A.叙事性讲述和实物讲述
B.描述性讲述和叙事性讲述
C.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
D.情景表演讲述和议论性讲述
25.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应当( )
A.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读写能力
B.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C.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识字和书写
D.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幼儿认读一定数量的字
26.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是从( )开始的。
A.学习倾听
B.学习口头表述
C.学习读
D.学习写
27.对幼儿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关注( )和幼儿对所听英语的理解程度。
A.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B.幼儿在英语表达时语言错误
C.幼儿的语言模仿能力
D.幼儿对老师教给的英语单词的掌握程度
28.学前儿童的构音障碍包括丢音、换音和( )三种类型。
A.口吃
B.拖音
C.错音
D.迟疑发音
29.在构音障碍的矫治中,如果儿童发音的声母和韵母都有问题,我们可以(  来源:91考试网; )
A.先矫治韵母后矫治声母
B.两者同时矫治
C.先矫治声母再矫治韵母
D.检查发音器官是否受损
30.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计算机多媒体手段( )
A.可以取代教师的教学
B.可以帮助教师控制活动范围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C.应当与教师的教学有机兼容和整合
D.应当与教师的教学分别使用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完整语言教育观
32.文学作品
3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34.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
35.语言障碍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7.幼儿园教师选择基本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8.幼儿园讲述活动对幼儿语言发展有哪些特殊作用?
39.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
40.语言环境对学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