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卫生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新生儿降生之后,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都发生了巨变。
2.新生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成人不同,其体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长出恒牙,故又称_______,是第一恒磨牙,共有_______颗。
4.可以被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有_______和_______,不能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总称为_______。
5._______是治疗弱视的一种公认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6.传染病预防中的“三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外耳道异物主要有昆虫入耳、_______、_______等。
8.常用的行为疗法有系统脱敏法、_______和_______。
9.幼儿在5岁或5岁以上,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_______。
10.传染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称为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关于新生儿感觉器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生儿刚出生就有光感
B.新生儿的眼球运动常常不同步
C.新生儿对声音特别敏感,稍有响动就会引起新生儿惊战或闭眼
D.新生儿的触觉、温度觉都很灵敏
2.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3.保护心血管健康的“良药”是( )食品。
A.奶类
B.豆类
C.水果
D.薯类
4.从何时起,可以给孩子饼干、面包片等手拿食( )。
A.3、4个月
B.6、7个月
C.8、9个月
D.1岁
5.钩虫病的传染途径通常是( )。
A.水源传播
B.虫媒传播
C.食物传播 来源:91exam.org
D.土壤传播
6.麻疹疫苗属于( )。
A.类毒素
B.菌苗
C.自动免疫制剂
D.被动免疫制剂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居室的适宜温度为24~25℃。( )
2.“年龄别体重”比“身高别体重”更能反映儿童身材的匀称程度。( )
3.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 )
4.婴儿在8~12个月就可以断奶,最迟不要超过3岁。( )
5.“小儿四病”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肺炎和腹泻。( ) 6.矫治小儿肥胖症,可辅以适量减肥药。( )
7.病原携带者是指那些感染了传染病的人。( )
8.给人体注射免疫血清,要先做皮试。( )
9.石灰入眼,应立即用大量净水清洗眼睛,眼内深部也要冲洗到。( )
10.小儿长时间一侧鼻堵,鼻涕臭且带血丝,往往是有了鼻腔异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