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试题 (打印word版)(一)
2013-04-10 19:25: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试题

课程代码:092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二学段的内容是(      )

  A.实践活动 B.探索规律

  C.综合应用 D.课题学习

  2.从狭义上来说,小学数学教科书是指(      )

  A.教材 B.参考书

  C.教学挂图 D.音像教材

  3.反映人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抽象的是(      )

  A.数学命题 B.数学公理

  C.数学定理 D.数学概念

  4.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动作的熟练阶段

  C.动作的整合阶段 D.动作的分解阶段

  5.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皮亚杰

  C.加涅 D.奥苏伯尔

  6.学习了长方形的有关规则后,再学习正方形的有关规则,这是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例-规学习

  7.提出"无论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是(      )

  A.布鲁纳 B.罗杰斯

  C.加涅 D.奥苏伯尔

  8.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A.要采用以"小步子"为特色的程序教学模式

  B.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情景的整体性了解

  C.要重视动作和感知等直观活动

  D.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强调认知结构的形成

  9.教师应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概念、说明规则和规律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解法 D.讨论法

  10.下列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B.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

  C.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D.引导有效的探索,组织有价值的合作

  11.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或者借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行的复习方法适用于(      )

  A.低年级 B.低中年级

  C.中年级 D.高年级

  12.上好练习课的关键在于(      )

  A.课堂指导 B.练习设计

  C.练习讲评 D.练习形式

  1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使用了(      )

  A.函数思想 B.解方程思想

  C.代数思想 D.极限思想

  14.数学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

  A.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 B.示范模仿阶段

  C.认知阶段 D.有意识的言语阶段

  15."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的具体模式为(      )

  A.诱导-尝试-概括-变式-回授-调节

  B.尝试-诱导-概括-变式-回授-调节

  C.诱导-回授-尝试-概括-变式-调节

  D.诱导-尝试-概括-回授-变式-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6.大众数学观强调小学数学的(         )

  A.思想性 B.基础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E.普及性

  17.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主要包括培养(         )

  A.数学观察的兴趣 B.数学应用的兴趣

  C.数学思考的兴趣 D.数学学习的兴趣

  E.数学交流的兴趣

  18.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         )

  A.艰苦的过程 B.生动活泼的过程

  C.主动的过程 D.富有个性的过程

  E.有挑战性的过程

  1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包括(         )

  A.启发性原则 B.教学方法整体优化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

  E.直观性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原则

  20.《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从下列哪些方面进

  行进一步详细阐述的?(         )

  A.知识与技能 B.数学思考

  C.解决问题 D.情感与态度

  E.应用能力

  2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形式的(         )

  A.多样化 B.开放化

  C.条理化 D.单一化

  E.生动化

  22.数学知识主要包括(         )

  A.数学概念 B.数学方法

  C.数学规则 D.数学问题解决

  E.数学技能

  23.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动作定向阶段的学习包括(         )

  A.形成整体动作的连贯和协调 B.明确学习目标

  C.知道技能的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 D.了解与数学技能有关的知识

  E.知道活动的最后结果

  24.常规教学手段主要有(         )

  A.电子幻灯片 B.万用拼图实验室

  C.教具 D.学具

  E.电化教学手段

  25.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         )

  A.教学目标的设计 B.教学对象分析

  C.教学任务分析 D.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设计

  E.教学评价与测量的设计

  26.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反映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界定为(         )

  A.经历(感受) B.理解

  C.探索 D.体验(体会)

  E.灵活应用

  27.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

  A.甄别功能 B.选拔功能

  C.导向功能 D.调控功能

  E.激励功能

  28.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包括(         )

  A.教学目标 B.多媒体使用情况

  C.教学流程 D.教学效果

  E.教学准备和环境创设

  2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第一、二学段的内容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增加或加强的方面体现在(         )

  A.提高了计算的要求

  B.强调了估算的学习、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C.强调了"数感"和"符号感"的培养

  D.强调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融合

  E.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和计算器的使用

  30.小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途径有(         )

  A.观察 B.触摸

  C.操作 D.实验

  E.测量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用日常语言的词义解释概念。

  32.对统计与概率第二学段学习内容的评价主要应是计算统计量。

  33.实践和综合应用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教师的指导并不重要。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科.. 下一篇全国2002年4月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