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0.简评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41.简述陈鹤琴的课程理论。
42.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相比,我国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有何进步性?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43.试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
44.根据以下材料,对比我国老区学前教育的事迹,思考当前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和服务精神。
【材料】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老解放区条件艰苦、物质匮乏、战争频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老区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单位日间托儿所;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小学附设的幼稚班(园)等。
老区人民在房屋、玩具设备、食物、医疗、人力、师资、掩护等方面,大力支持了老区的学前教育。
老区学前教育工作者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前线”,“把方便留给妈妈,把愉快留给孩子,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靠自己或请人制造设备,并因陋就简。洛杉矶托儿所的保教人员曾自己制造各种颜色及不同形状的积木,供给儿童垒各种不同的东西,锻炼儿童的智力。延安保育院开展过抢种秋菜和拾柴禾运动,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对当地的土造纸,边区学前教育机构每一张都要用三遍才扔掉。第一遍用铅笔写,第二遍用钢笔写,第三遍用毛笔写。延安第二保育院从建院到全国解放这4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4次长途转移,历尽艰难困苦。该院工作人员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寒冬河边洗被褥,酷暑手撑床单遮太阳,沿途提壶烧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