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分析试题
课程代码:02310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是指____________的关系。
2.潮流计算中,常将节点分类成____________。
3.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和____________有关。
4.电力系统接线图常采用以下两种图表示:____________。
5.环网潮流的自然分布是按线段的____________分布的。
6.采用比例型励磁调节器时,能近似认为E′为恒定,则此时发电机电磁功率计算式为____________。
7.当供电电源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的10%时,则电源可作为____________处理。
8.同步发电机空载电势是由发电机的____________产生的。
9.电力系统在不稳定情况下,电压、电流、功率和相位角等运行参数随时间不断增大或____________ 。
10.同步发电机派克变换是将定子a,b,c三相电磁量变换到与转子同步旋转的____________坐标系上。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采用分裂导线,与相同截面的普通架空三相输电线相比,可使其线路对地电容(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三相线电压( )。
A.增大 倍
B.不再对称
C.保持不变
D.等于0
3.求无功功率分点的目的是( )。
A.找无功最大点
B.从该节点解开网络
C.求有功功率分点
D.求网络环流
4.变压器的非标准变比是指变压器两侧( )。
A.网络额定电压之比
B.绕组额定电压之比
C.实际分接头之比
D.实际分接头电压之比÷网络额定电压之比
5.线路末端的电压偏移是指( )。
A.线路始来源:91exam.org末两端电压相量差
B.线路始末两端电压数值差
C.线路末端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
D.线路末端空载时与负载时电压之差
6.n个节点的电力系统,其节点导纳矩阵为( )。
A.n-1阶
B.n阶
C.2(n-1)阶
D.2n阶
7.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迭代计算,修正方程求解的是( )。
A.线路功率
B.节点注入功率
C.节点电压新值
D.节点电压修正量
8.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
A.频率上升
B.频率下降
C.电压上升
D.电压下降
9.无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按通过变压器的( )求取。
A.平均负荷
B.最大负荷
C.最小负荷
D.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求得的分接头的平均值
10.短路容量SD(MVA)等于短路电流中( )值与短路处工作电压及 三者乘积。
A.次暂态电流的有效值
B.次暂态电流振幅
C.稳态电流的有效值
D.稳态电流振幅
11.同步发电机母线三相短路,则其到达稳态时,短路电流大小为( )。
A.E″q(0)/Xd
B.Eq(0)/Xd
C.E″q(0)/X″d
D.E′q(0)/X′d
12.强行励磁作用是( )。
A.提高正常运行时发电机母线电压
B.提高静态稳定极限
C.提高暂态稳定性
D.对提高静态、暂态稳定均有利
13.二相断线时的复合序网是在断口处( )。
A.三序网串联
B.三序网并联
C.正序网负序网并联
D.正序网与零序网并联
14.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最大电流瞬时电值产生条件之一是某相电压瞬时值为( )。
A.零时
B.最大值Um时
C. Um时
D. Um时
15.起始次暂态电流I″是短路电流( )。
A.基频周期分量的初值
B.t=0秒时短路电流瞬时值
C.t=0.01秒时短路电流
D.t=0秒时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之叠加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三绕组变压器高、中压两侧均装有分接头,写出高、中压侧分接头选择原则。
2.什么是系统的热备用、冷备用容量?3.简单说明在发生突然短路时,发电机空载电势Eq为什么要突变?
4.所谓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什么?
5.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三相突然短路时,定、转子电流中含有分量如下式。
请标明衰减时间常数,并填写括号内分量名称。
定子a相:ia= ia∞ + iaω0e-t/ + ia2ω0e-t/ + ian0e-t/
(稳态分量) ( ) ( ) ( )
励磁:if=If(0) + ifn0e-t/ + ifω0e-t/
(正常分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