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313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第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实质上是__________系统。
2.计算机网络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计算机网络通信子网由各种__________和只用于__________的计算机构成。
4.网络体系结构是__________结构。
5.信息是对数据的__________。
6.数据传输同步的方法有:__________传输和__________传输。
7.差错控制的核心是差错控制__________。
8.对误码率的要求应权衡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因素。
9.网络接口卡的作用是在工作站与网络之间提供__________的功能。
10.通信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线路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HDLC是面向__________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12.信源主计算机与信宿主计算机之间的流量控制在__________层完成。
13.同步协议以__________为传输单位,能比较有效地利用__________。
14.网卡起着__________处理机的作用。
15.局域网的令牌总线标准是__________。
16.ATM网将__________交换的可靠性和__________交换的高效性结合起来。
17.依据建立广域网的方法,广域网可分为线路交换网、__________网和__________网等。
18.桥接器在OSI模型的__________层实现互连,中继器则运行在OSI模型的__________层。
19.路由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在路由器之间保证网络__________。
20.网络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
21.管理进程是用于对网络中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__________。
22.在正常操作下,网络系统中的信息无法使用的计算机错误行为称__________。
23.Internet是指通过__________设备把不同的多个网络或网络群体互连起来形成的大网络。
24.远程登录是在__________协议的支持下实现的。
25.分布式数据库主要用于__________,特别适用于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随着ARPA网的投入运行,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发展为( )之间的直接通信。
A.终端与计算机
B.计算机与计算机
C.终端与终端
D.前端机与计算机
2.调制解调器属于网络系统( )。
A.通信子网
B.资源子网
C.终端设备
D.网络的控制中心
3.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其拓扑结构是( )。
A.星型
B.树型
C.总线型
D.网状型
4.模拟通信系统中产生的调制信号一定是( )。
A.数字信号
B.连续信号
C.语音信号
D.离散信号
5.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间采用( )方式。
A.连续传输
B.总线传输
C.串行传输
D.并行传输
6.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独立地选择路由
B.数据报方式在传输数据前不建立电路呼叫
C.同一源节点发出的数据报按发出的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
D.每个数据报的传输是独立的,与其他数据报无关
7.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TM是面向连接的
B.ATM以固定长度信元作为传输单位
C.ATM采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ATM信元的格式与业务类型有关
8.OSI模型的最低层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9.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异步平衡方式可传输一帧或多帧
B.正常响应方式是一种平衡型结构的操作方式
C.异步平衡方式是一种平衡型结构的操作方式
D.异步响应方式是一种不平衡型结构的操作方式
10.UDP协议位于TCP/IP模型的( )。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1.CSMA/CD用于( &nbs来源:91考试网p; )拓扑结构网。
A.总线形
B.环形
C.星形
D.网状形
12.以下关于FDDI不正确的是( )。
A.FDDI的MAC协议与令牌环完全相同
B.FDDI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C.FDDI采用双环拓扑结构
D.FDDI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
13.X.25网是( )。
A.局域网
B.专用线路网
C.线路交换网
D.分组交换网
14.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 )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15.以下关于加密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
A.节点加密能对包括报头信息和报文数据的整个报文进行加密
B.链路加密适用于网络链路中中继节点数较少的情况
C.链路加密只能对报文数据加密,不能对报头信息加密
D.端对端加密提高了系统灵活性,降低了主机负担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各种网络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简述报文交换与线路交换的区别。
3.什么是路径选择?路径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4.简述IP协议路由选择的内容。
5.简述局域网的技术要求。
6.简述SNMP模型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