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据通信与网络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本专业掌握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基础。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其内容广泛,是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实验环节,以加深对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以及构建通信网络的能力。该课程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力求通过对众多概念的理解和相互关系来掌握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本课程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背景,以计算机体系结构为主线,讲述数据通信网、计算机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基本原理和层次结构,各层协议及协议性能的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通信技术。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各层的工作原理,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主要内容为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相应的测量及检测电路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感技术方面具有较广的知识,掌握工程检测中常用传感器的结构、转换电路、工作原理、特性分析、工程设计方法、应用及发展方向,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具有正确选用传感器的能力,掌握物联网感知的基本原理、应用基础,并初步具有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4.无线传感网技术(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管理技术,着重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等几大支撑技术,为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开发和应用中,深入利用关键技术,设计优质的应用系统打下基础。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5.嵌入式系统设计(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应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硬软件特征、设计流程、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成、ARM微处理器编程模型与指令集、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考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调试与开发和嵌入式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6.智能数据处理(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介绍大规模数据处理里的并行化计算的趋势、现状、问题,特别是数据规模问题、算法并行化问题,培养考生并行化思考问题的能力,使考生了解物联网数据的基本特性,掌握相应的数据库以及数据的典型处理方法,了解算法并行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7.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实践)
课程说明: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关键技术和知识,熟练进行传感设备、RFID设备、网络、嵌入式系统的选型,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能熟练进行系统集成和性能测试,并能承担一般的物联网工程项目。本课程与前修课程物联网技术基础导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嵌入式开发系统、网络组建和服务器建设等课程相衔接,是对考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学完此课程后即可开始毕业设计和实习。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8.无线通信技术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专业选考课,内容以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主,重点讲述无线信道的特性和信号处理技术、频率分配与抗干扰技术,并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做出了概要性的介绍,力求充分反映国内外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考生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熟悉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
9.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主要内容为RFID标准、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RFID中间件和系统体系结构、RFID系统中的射频技术、RFID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RFID系统关键技术、RFID系统中的应用技术、RFID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考生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和开发技术。
使用教材:使用当期最新公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