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胶团中能的作用,从而增加药物稳定性。此外增溶效果与增溶剂加入顺序二醇、表面活性剂尿素、二甲基亚砜也常使用。但二甲基亚砜有异臭,现已少用,薄荷醇由于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而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从而也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故本题答案应选ACDE----------------------------------------3、处方:维生素C 104g;碳酸氢钠 49g;亚硫酸氢钠 2g;依地酸二钠 0.05g;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下列有关维生素C注射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用于调节等渗B.亚硫酸氢钠用于调节HC.依地酸二钠为金属螯合剂D.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E.本品可采用115℃、30mi热压灭菌 参考答案: [A, B, E] 本题是10%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分析题。维生素C水溶液极易氧化,故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时,应采取多种综合性抗氧措施,才能保证维生素C注射液长期贮存中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变色或含量降低。处方中的碳酸氢钠是为了使维生素C部分成钠盐,同时可调节pH值使达最稳定pH值5.8~6.0,处方中加抗氧剂也是一项重要抗氧措施,亚硫酸氢钠则是抗氧剂。维生素C的氧化受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催化氧化,故加入络合剂EDTA-2Na以消除金属离子的影响。当药液填充于安瓿后,药液上部空间充满了空气,这部分空气中的氧则足以使药液氧化变黄,为此需通CO2将安领空间空气排除,防止氧化。灭菌温度对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影响极大,控制不当会使注射液变黄,故维生素C注射液应采用流通蒸汽100摄氏度15min灭菌。故本题答案应选A、B、E。----------------------------------------4、下列有关片剂制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颗粒中细粉太多能形成粘冲B.颗粒硬度小,压片后崩解快C.颗粒过干会造成裂片D.可压性强的原辅料,压成的片剂崩解慢E.随压力增大,片剂的崩解时间都会延长 参考答案: [A, B, E] 片剂制备全过程中始终应控制片剂的质量。片剂的质量的优劣决定于许多因素其中颗粒因素、压力因素更显得重要。颗粒中细粉过多,颗粒过干、粘合剂粘性不强或用量不足都会产生裂片。颗粒硬度小,受压后颗粒被压碎,使片剂孔隙率减少,崩解会变慢。片剂中原辅料的性质也影响崩解可压性强的原辅料压片时易产生塑性变形,使片剂孔隙率减少片剂崩解变慢。压片时压力愈大片剂孔隙率愈小,崩解时间延长,但也有些片剂的崩解时间随压力的增加而缩短,因为压力增大时片剂中孔障率变小,崩解剂吸水后没有充分膨胀余地,所以能充分发挥崩解剂的作用,因此崩解较快。故本题答案应选A、B、E。----------------------------------------5、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 A.舌下片给药B.口服胶囊C.栓剂D.静脉注射E.透皮吸收给药 参考答案: [A, C, D, E] 诸多药物制剂中,口服给药占绝大多数。口服给前虽然简单,但其影响因素也较多特别是肝脏首过效应是其最大不足。药物在胃肠道中对经胃吸收也可经小肠吸收而发挥药效。经胃吸收的药物经胃冠状静脉、胃网状左静脉进入门静脉而入肝脏。经小肠吸收的药物吸收后经胰十二指肠下静脉,小肠静脉、脉系膜上静脉进入肝脏然后再随血流到达全身的各个部位。对那些在肝脏代谢速度快的药物将在肝脏内受到强烈的首过效应而被代谢掉,从而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人体其它给药途径给药则不经肝脏而是先由静脉进人心脏再随血流分布到组织和器官。无肝脏首过效应。栓剂肛门给药插入深度不超过2cm深度则大部分药物也不经肝脏。故本题答案应选A、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