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白细胞分类计数 |
|
3.红细胞计数 |
|
4.血红蛋白* |
|
5.血小板计数 |
|
6.红细胞沉降率 |
|
(二)尿常规检查 |
1.尿液的酸碱度 |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尿比重 |
|
3.尿蛋白 |
|
4.尿葡萄糖 |
|
5.尿胆红素 |
|
6.尿隐血 |
|
7.尿中白细胞 |
|
8.尿沉渣管型 |
|
9.尿沉渣结晶 |
|
10.尿酮体 |
|
11.尿肌酐 |
|
12.尿尿酸 |
|
13.尿淀粉酶 |
|
(三)粪常规检查 |
1.粪外观 |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粪隐血 |
|
3.粪胆原 |
|
4.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
|
|
(四)肝功能检查 |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
3.γ-谷氨酰转移酶 |
|
4.碱性磷酸酶 |
|
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
|
(五)肾功能检查 |
1.血清尿素氮 |
(1)正常值参考范围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血肌酐 |
|
(六)血生化检查 |
1.淀粉酶 |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磷酸激酶 |
|
3.血尿酸 |
|
(七)血糖与血脂 代谢检查 |
1.血糖 |
(1)正常值参考范围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糖化血红蛋白 |
|
3.血清总胆固醇 |
|
4.三酰甘油 |
|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
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
(八)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
|
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
|
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
|
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
|
六、药学 服务与咨询 |
(一)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
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 |
(1)人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 (2)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3)药学服务中投诉的应对 |
|
(二)药学服务的内涵 |
1.药学服务的内容 |
(1)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 (2)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 |
|
2.药学服务的对象 |
药学服务的重要人群 |
|
(三)用药咨询 |
1.患者的咨询 |
(1)承接咨询的内容 (2)特殊情况下的提示提醒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
|
2.医护人员的咨询 |
咨询的内容 |
|
七、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
(一)处方 |
处方的常用术语 |
(1)与药名有关的术语 (2)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 |
|
(二)中药饮片处 方的药品名称 |
1.正名和别名 |
常见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
|
2.并开药名 |
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
|
3.处方应付 |
常见的处方应付 |
|
(三)中药的用药禁忌 |
1.配伍禁忌 |
(1)“十八反”配伍禁忌 (2)“十九畏”配伍禁忌, |
|
2.妊娠禁忌 |
(1)妊娠禁用的中药 (2)妊娠慎用的中药 |
|
3.饮食禁忌 |
饮食禁忌的主要内容 |
|
4.证候禁忌 |
证候禁忌的实例分析 |
|
(四)中药的用法用量 |
1.汤剂的用法用量 |
(1)内服法 (2)外用法 |
|
2.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
(1)内服法 (2)外用法 (3)特殊剂型的正确使用 (4)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 |
|
3.毒、麻中药的使用 |
(1)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2)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
|
(五)中药的调剂 |
1.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 |
调剂程序、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
|
2.中药饮片斗谱排列 |
(1)斗谱编排原则 (2)需特殊存放的品种与方法 |
|
3.中成药调剂 |
(1)中成药调剂注意事项 (2)妊娠禁用的中成药 (3)妊娠慎用的中成药 |
|
(六)中药汤剂 |
1.中药汤剂的煎煮 |
煎煮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
|
2.特殊煎药方法 |
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对服、冲服、煎汤代水的适用范围、要求与注意事项 |
|
八、中药 的采购、贮藏与养护 |
(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
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
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 |
|
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
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 |
|
(二)引起中药质 量变异的因素 |
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
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
|
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
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
|
(三)中药的贮藏 与养护 |
1.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 |
(1)常用的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 (2)分类保管养护品种 |
|
2.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 |
(1)传统养护技术 (2)现代养护技术 |
|
3.中成药的养护 |
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贮存养护 |
|
4.《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 |
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 |
|
九、非处 方药 |
(一)非处方中成药 |
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
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