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的主要药理作用 (6)滑石配生甘草的意义 |
|
十、利水渗湿药 |
(二)常用中药 |
2.猪苓、通草、萆薢、石 韦、海金沙、瞿麦、篇蓄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3.地肤子、灯心草、冬葵 子、广金钱草、连钱草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灯心草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一、温理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温里药的性能功效 (2)温里药的适应范围 |
|
2.配伍与使用注意 |
(1)温里药的配伍方法 (2)温里药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药 |
1.附子、干姜、肉桂、吴 茱萸 |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肉桂、吴茱萸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6)附子、干姜、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 (7)附子配干姜,附子配麻黄、细辛,肉桂配附 子,丁香配柿蒂的意义 |
|
2.花椒、丁香、小茴香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3.高良姜、荜茇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二、理气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理气药的性能功效 (2)理气药的适应范围 |
|
2.配伍与使用注意 |
(1)理气药的配伍方法 (2)理气药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药 |
1.陈皮、枳实、木香、香 附、沉香、川楝子、薤白 |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沉香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6)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 (7)陈皮配半夏,枳实配白术,香附配高良姜, 川楝子配延胡索,薤白配瓜蒌的意义 |
|
十二、理气药 |
2.化橘红、青皮、佛手、 乌药、荔枝核、甘松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3.橘红、枳壳、柿蒂、青 木香、香橼、玫瑰花、绿萼梅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青木香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三、消食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消食药的性能功效 (2)消食药的适应范围 |
|
2.配伍与使用注意 |
(1)消食药的配伍方法 (2)消食药的使用注意 |
|
十三、消食药 |
(二)常用中药 |
1.山楂、麦芽、莱菔子、 鸡内金 |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麦芽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6)山楂、麦芽、莱菔子的主要药理作用 (7)莱菔子配紫苏子、芥子的意义 |
|
2.神曲 |
(1)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使用注意 (2)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3.稻芽 |
(1)药性、功效、用法、使用注意 (2)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四、驱 虫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驱虫药的性能功效 (2)驱虫药的适应范围 |
|
2.配伍与使用注意 |
(1)驱虫药的配伍方法 (2)驱虫药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药 |
1.使君子、苦楝皮、槟榔、贯众 |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使君子、贯众、槟榔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2.雷丸、南瓜子、鹤草芽、榧子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 (3)各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五、止血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止血药的性能功效 (2)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
|
2.分类 |
止血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
|
3.配伍与使用注意 |
(1)止血药的配伍方法 (2)止血药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药 |
1.大蓟、小蓟、地榆、白 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5)三七、蒲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6)蒲黄配五灵脂,白及配海螵蛸,艾叶配阿胶 的意义 |
|
2.槐花、侧柏叶、苎麻根、仙鹤草、炮姜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3.棕榈炭、紫珠叶、藕节、景天三七、血余炭、鸡冠花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六、活血化瘀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活血化瘀药的性能功效 (2)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 |
|
|
2.配伍与使用注意 |
(1)活血化瘀药的配伍方法 (2)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 |
|
|
(二)常用中药 |
1.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 |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5)川芎、延胡索、莪术、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的主要药理作用 (6)郁金配石菖蒲,郁金配白矾,牛膝配苍术、 黄柏,川芎配柴胡、香附的意义 |
|
|
(二)常用中药 |
2.乳香、没药、姜黄、三棱、鸡血藤、川牛膝、苏木、西红花、五灵脂、土鳖虫、血竭、刘寄奴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主治病证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西红花、血竭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
|
|
3.北刘寄奴、穿山甲、王不留行、月季花、干漆、自然铜 |
(1)各药的药性 (2)各药的功效 (3)各药的用法、使用注意 (4)干漆、自然铜的用量 (5)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
|
十七、化痰止咳平喘药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功效 (2)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 |
|
2.分类 |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
|
3.配伍与使用注意 |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方法 (2)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 |
|
(二)化痰药 |
1.半夏、天南星、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