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功能
(一)指导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教化功能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二者联系密切。主要表现在:
(l)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2)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3)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4)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充分体现统治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具有统一性。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并不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很多来自于职业习惯和约定俗成。会计职业道德也不是唯一的。会计职业道德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基本上是非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而不能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要求人们动机的高尚和纯洁,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颁布和修改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例。而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日积月累、约定俗成。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无具体的表现形式。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需要一套实施保障机制。而当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争议时,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对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确作出裁定,即使有裁定也是舆论性质的,缺乏权威机构保障对裁定的执行。
(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
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1.概念。爱岗敬业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并为做好本职工作锲而不舍、尽职尽责。
2.爱岗与敬业的关系。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如果不爱岗,就谈不上敬业。如果只有一腔热情,没有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的实际行动,敬业也就成为-句空话。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瑕、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得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会计人员只有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真实正确地记录,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情况,才能实现会计核算、监督的真正内涵。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会计人员应依法保守单位秘密,这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秘密主要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以维护职业信誉。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廉洁是指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保持清白。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廉洁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廉洁的保证。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这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会计职业声誉的“试金石”。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客观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真实性,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二是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
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失,但不是中庸。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公正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度要公正。。二是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的人,应公正地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三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鉴证时应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进行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出具客观、适当的审计意见。
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要达到公正,仅仅做到客观是不够的,公正不仅仅是指诚实、真实、可靠,还包括在真实、可靠中做出公正选择。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1)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2)最终结果公正。
3.保持独立性
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评价必须独立进行职业判断。
注册会计师保持其独立性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这里所说的“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会计人员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人员坚持准则,不仅是对法律负责,对国家、社会公众负责,也是对单位负责人负责。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会计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不同岗位、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能,而对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它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职业观念、职业情感及职业规范等方面。
(1)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2)获取会计从业资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即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进入会计职业前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
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
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是对已进入会计职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1.概念。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依照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最终是在会计人员自我修养中得到升华,自我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和社会作用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
2.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客观性、外在性、强制性。这种他律教育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
3.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必要性。教育他律并不必然使这种外在要求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要求,也难以让人们自觉地产生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它应该向以职业良心为特征的自律型职业道德发展。
4.他律向自律转换的途径。实施这种转换的途径,就是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
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