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河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
2013-04-16 21:09: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2.意义: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教材会3次提到总分类与明细分类:科目、账户、账簿)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 
会计科目按照其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就是按照上述分类进行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般工商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下:(以√标记的为后边分录用到的)

会计科目参照表


顺序号

名称

顺序号

名称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三、所有者类

 

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

 

其他货币资金

 

资本公积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盈余公积√

 

应收账款√

 

本年利润√

 

预付账款

 

利润分配√

 

其他应收款√

 

 

 

材料采购√

 

四、成本类

 

在途物资

 

生产成本√

 

原材料√

 

制造费用√

 

库存商品√

 

劳务成本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五、损益类

 

在建工程

 

主营业务收入√

 

工程物资

 

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累积摊销

 

投资收益√

 

待处理财产损溢√

 

营业外收入√

 

二、负债类

 

主营业务成本√

 

短期借款√

 

营业税金及附加√

 

应付票据√

 

其他业务成本√

 

应付账款√

 

销售费用√

 

预收账款√

 

管理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

 

财务费用√

 

应交税费√

 

营业外支出√

 

应付股利√

 

 

 

长期借款

 

所得税费用√

一般来说,含“应收”等字科目的为资产类,含“应付”或“应交”等字的科目为负债类。

下面列举一些会计科目的使用原则: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收票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预付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二、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材料采购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在途物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库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长期股权投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固定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建造承包商的临时设施,以及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无形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应付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长期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
资本公积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的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的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利润分配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二、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四)成本类
生产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或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
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五)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其他业务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投资收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营业外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其他业务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销售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二、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管理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四章.. 下一篇河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二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