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8年高考)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该题考查结合一定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运用能力。“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的意思,是连词,表递进关系,与“更……”相搭配,①句中的“更”字提示了语境,应和“不只”配合,构成递进关系;“不止”是动词,意思是“继续不停”“超出一定的数量或范围”,显然不合语境。“准确”,指结果符合预期,②句中的“预”字、后半句的“难免发生变化” 都提示了语境,对词语的选择有启示和制约作用,后边用“准确”为宜;如果选择了“正确”,就不必“变化”了,“正确”指言行符合道理。③ “骇人听闻”,即“某种坏事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耸人听闻”说的是“一种言论行为,故意夸大而使人震惊”,在这里显然只有前者符合语境。故本题答案为C。
突点法
突点法,即寻找突破点来解题的方法。因为同义词的辨析往往有多个子选项,只要我们从自己最熟悉或最敢肯定的子选项入手,就可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当然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最熟悉的词语,切入点也就不同。【见例(2)】
较异法
较异法,就是去同较异的方法。它适合于答案选项表述格式基本相同的题目。我们往往可以去掉选项中相同的成分,通过比较相异的成分,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见例(2)】
代入法
代入法,就是将要辨析的同义词代入原句试读,凭借语感来确定选项的方法。代入试读,如果觉得语序语意连贯,文脉畅通,就可确定为正确选项,当然运用此法要以特别强的语感能力为前提,否则“跟着感觉走”就可能出错。但在利用其它解题方法确定答案后,利用此法作进一步验证,从而提高正确率也是非常必要的。【例(略)】
同义词辨析解题,笔者尚未见过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的论著,仅从教学实践中归纳出以上一些方法,当然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孤立使用,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但望能有助于高中的同学们,并祈得到同仁学者们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