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三)
2015-05-02 20:55: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nbsp;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要点:

1)统治者的活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

2)摆脱神学束缚,关注现实,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

3)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4)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41.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有外患。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  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选修内容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5年四川省高考考试说明权威解..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